2022.5.18 周三 晴
写作,点燃了我的心灯
鱼台县实验中学17班葛瑶
史铁生曾说:“对于我而言,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却是为了活着。”“回望地坛,回望它的安静,想念中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重新铺开一张纸吧。写,真是个办法,油然地通向着安静。写,这形式,注定是个人的,容易撞见诚实,容易被诚实揪住不放,容易在市场之外遭遇心中的阴暗,在自以为是时回归零度。”
写作可以让心灵摆脱尘世的喧杂,让心回归本真。在写作中,可以重新认识自己,随着每一次落笔,我的灵魂渐渐从那神奇的文字中浮现,清晰地看到自我的灵魂,以至灵魂右膝上的一块疤。
初入小学时,我认识到什么是“写”,老师在黑板上尽情书写着知识,同学们在纸上也写着如出一辙的内容。一篇篇课文,一页页文字,随着起笔和落笔,简单的动作幻化出无限的精彩,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年仅六岁的我,已朦朦胧胧闯进入了这扇通向文学世界的大门。
真正接触写作,也许是在三年级。记忆中的那一天,似乎不是那样美好,那本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然而下午的太阳似乎疲惫不已,早早回去休息,我接到了一个坏消息,老师说我的期末考试成绩已经改出来了,结果不尽人意。一直名列前茅的我,心情瞬间跌落谷底。我颤抖地看着试卷,尽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我脚步沉沉,走进家里,果不其然,受到了母亲严厉的批评,我拼尽全力的控制那已经蓄满眼眶的泪水。然而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终于再也忍不住,泪水如决堤般汹涌而出,我的情绪不断下沉,溺入无尽的苦海。仅存的救生意识让我寻找浮木,我努力想挣脱,突然,看到桌面上的纸和笔,将心中的苦痛一股脑的宣泄在笔端,那稚嫩无声的文字如同光芒四射的太阳将心中从苦海晒干,我大口呼气,得救了。在这片不知多深的海里,是什么拯救了我?是写作。它散发出的强烈而又火热的光将我救出。从此,写作一路陪伴着我。
自古以来,写作便开启了拯救之路。苏东坡在琼州的海风是否也想过京城的明月和金戈铁马,但他留给后人的却是一世豁达;周树人拿起笔杆时是否想起过乱世中的枪和刀,但他却毅然、决然地用笔唤醒麻木的中国人民。豁达和勇敢是苦难中开出的花,但支持他们熬过苦难的是写作,是火,是心中的那盏明灯。
写作,点燃了我的心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一往无前,激流勇进。希望所有的朋友们沐浴写作的光辉,幸福、快乐的成长。
评语:写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件苦差事,而在本文小作者心中却是阳光,是雨露,是点燃心灵的明灯,是滋润身心的盛宴。这篇文章选材典型,引用名言贴切,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深处是一颗对写作的热爱和赞美之心,更重要的是文章有较强的启发性,鼓舞广大学生也拿起自己的笔,书写别样的人生感受!
这是我们班学生葛瑶考场完成的一篇作文,下午,对此稍作修改,准备在校报上发表。
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好的作文实在难得,因为班级有这样优秀的学生,作为老师也感到无比的幸福。沉稳又大方的葛瑶是老师的骄傲,如今这样的学生太少了。
其实,第一学期葛瑶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关注,她如同角落里默默散发幽香的寒梅,老师的不关注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开放,每次语文考试几乎都在80以上。
慢慢的,课堂上最难以回答的问题便转向她,她总是不紧不慢地条理清楚的说出来,最难背诵的课文也总是先背下来。
她的作文水平明显超越其他学生,寒假期间布置学生完成10篇随笔,唯有葛瑶的写得文章有可读性,真实的记录了自己的经历感受。喜欢写作,有天赋是一方面,我觉更多源于孩子的自律品德,我猜测孩子的家长一定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视,可与之交流说,却说爸爸妈妈很少管我,基本是散养似的教育。
另外的原因在于孩子已经自己掌握并总结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喜欢阅读,经常读书,并会记录下好的段落句子,对待学习的主动态度和坚持读书学习的精神注定将来的葛瑶会考入理想的大学,也一定会超越一般学生,祝愿孩子前程似锦!更加优秀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