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善意待人

文/美峰    2019.5.19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但育人重于教书,育人首先要教会学生善意待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对你来说不是班级记事簿上的一行字和一个号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个性的人,一个独特的世界,那你就可以相信,要是学生遇上了糟糕的事,你内心会提醒你该怎么办”,那就是要教会学生善意待人。

教会学生善意待人,就是教会学生用心灵认识人,感知到别人的情绪,这是一个漫长而又细致的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还会违反班级纪律,影响他人的学习,更有甚者会危害他人的人身安全。这是不见得一次处罚或者请家长就能解决的问题,那么该怎么办呢?是放手不管,视若罔闻,任其发展还是想办法改变孩子的坏毛病,坏习惯,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会想办法,尽力改变孩子。

古人说“医者仁心”,作为教师对待学生更应该有一颗“仁爱”之心,要有父母对待孩子的爱心,耐心。作为老师,都期盼每一个学生都好,每一个孩子都优秀,所以这时教师最大的任务不是教育他好好学习知识,取得高分,而是想办法怎么样让他成为一个善意的人,怎样阻止他走上错误的道路,不成为一个坏孩子,就成了老师的首要任务。

我遇到过一个孩子,叫小芳,是个白白净净的男孩,就是有点不服管教,副科老师上课,他像个小老鼠一样在教室后面窜,如果老师不说他还好,一旦说他,他就像橡皮糖一样粘着你,和你说不完的话,你说一句,他能说十句,你批评重了不听,你哄他还是不行,总之是一个毫无敬畏之心,毫无规矩,软硬不吃的孩子。我想尽办法改变他,想尽办法讲道理,但都丝毫不起作用。

对这个学生我伤透了脑筋,我就在心里想,学习知识不是首要任务,最重要的任务是先教会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学会用心灵感觉出别人的情绪孩子。在教学中我就慢慢的引导他感受别人的情绪,比如看到一个人,让他感知别人是高兴或是悲伤,当他感知到别人的情绪后,他心里也会被别人的情绪感染,主动的改变自己的处事方式。当别人心情烦躁时,他也会安静下来,慢慢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打扰别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我发现他的人缘好多了,并且自己心里亮堂多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也不会主动的找别人的麻烦了,他在朝着我期待的好的方向发展,这是让我感到欣慰的。

我经常和学生沟通,教会学生这样认识感知别人的情绪,也和别的孩子学会以善待人,就会变得学会察言观色,并且知道当别人出现不良情绪时怎么办,别人心情愉悦时怎么办,并且学会了以好心还好心。这是孩子们就把善意待人变成了自己的修养,自己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孩子的善意待人培养好了,自觉性的就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更能提高自己的自尊,怎样能很好的和别人相处。

教师教会学生善意待人,是教师的一项长远而又重要的工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教育专著名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 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
    莒县357李秀琴阅读 6,223评论 2 7
  • 3月28日,我们一起聆听了北师大张华军教授的《教师的自我认识和生命关怀》。真是感受颇深。 我是...
    彬言彬语阅读 1,685评论 0 2
  • 我一直认为南方蔬菜,怎么奇形怪状,我经常认为它是一种蔬菜。我说这里的茄子长得这么小。可是剥开的时候,哎呀,这个茄子...
    范振民阅读 1,092评论 3 7
  • 母亲节这天,网络上到处在秀孝心、诉思念,各种问候母亲,各种关于母亲的感动,这是一场集体的情感表露,是对母亲爱的接力...
    木皮叔阅读 589评论 0 4
  • 他来咨询时是带着一张纸的,上面罗列着要问我的问题123,我们探讨了各个问题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孤独感与厌恶感的关系、...
    晔红阅读 2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