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认知觉醒》下篇:外观世界,借力前行p151-162

金句摘录:

️第六章: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第一节,清晰:一个观念,重构你的行动力

珍惜每天的礼物

注意力的使用遵循这个规律,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如果起床后我们能刻意避开轻松和娱乐的吸引,先去读书、锻炼,或者做些重要的工作,精力就会呈聚合状态,并自动增强,

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最初的选择:要事第一!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和专注力。如果你想养成“要事第一”的习惯,只需简单粗暴地先逼迫自己做上10分钟就好!

我们总想等情绪状态好了再去行动,殊不知直接行动也可以调动情绪。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先逼迫一下自己并不是盲目使蛮力,而是一种有效的行动策略,因为情绪总是飘忽不定的,但行动我们却可以主动掌控。

️清晰力才是行动力

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一招建立清晰力

清晰力的建立并不复杂,做到这三个就可以实现:写下来。

1.待办事项

2.计划完成

3.实际完成

4.随写备注

因为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严格地按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做规划十分有效,平时遇到干扰只要及时调整计划就好了。

️成长是个系统工程

从某种程度上说,有自己热爱的事,比行动力本身要重要得多。

️一切源于“想清楚”

你陷入怠惰、懒散、空虚的情绪中动弹不得时,往往是因为你的大脑处于模糊状态。不管你处在什么状态下,只要拿出笔和纸,写下目标、定下时间,你的元认知能力就能迅速提升,你就会动力满满。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聪明的思考者都知道“想清楚”才是一切的关键。

感悟反思❤️:

仔细的把周老师的手写日程规划看了一遍,第一行是今天的待办清单,按照权重排序,第一个是最重要的。接下来的内容分成左右两行,左边是计划日程安排具体时间,右边是具体执行的时间段记录,最后是随写备注,非常清晰,看懂了这张图。我是从6.11号开始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自己的“每日日常惯例实际执行记录”,因为实在不习惯手写,直接手机,到现在也一个多月了。我发现自己和周老师这个表对照一下,只有实际的执行时间,一开始就是如实的记录一下自己每天做的,具体几点到几点。后来我会先在早上把一天的计划列出来,可是在执行的时候如果和计划时间有出入,我就会把计划直接删掉,登记成实际情况,这样我就少了周老师的笔记里的,要事优先排序、计划的时间段,还有随笔反思,是一份不完整的日程规划表,目前是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一天每个时间段的安排,做了些什么事,这大大减少了我的焦虑,但是没有反思,只有记录,所以如果没有完成的事就还是会一直拖延,没有找到原因,就没有行动改变。周老师今天的内容真的对我来说及时雨,帮助非常大。

而且最近小打卡看花花的手写笔记打卡,我突然也想要记录一下手写笔记。但是目前有三本,一本是易效能笔记,我会手写记录一下每天的收获还有打卡记录,一本是功过薄,另一本是工作计划本,但是实在是懒得手写,我做不到每天记录,通常要等攒了很多再一次性登记。这也是我需要克服的,我已经慢慢在丧失手写的能力了,甚至写的字比我一年级儿子的字还难看,而且写一会手就很酸,不想写了。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能丢,不能因为有了手机,就完全依赖手机打字了,手机和纸笔涂涂画画,还是会效果差很多,所以接下来马上行动试试看,在手机上继续保留每天的日常惯例手机完成情况,再准备一本手写笔记本。

真的只有清晰的写下来,才看到自己每天把时间用在哪些地方,比如我剪辑一些比较复杂的视频,我一直以为需要1,2个小时就足够了,结果记录下来我才发现,完成一个复杂视频我需要用5个小时左右而且要分2天,这让我很诧异。有些时间会比预估时间短很多,比如运动养生加起来一个小时,我预估会很长时间。另外发现自己在工作上的时间非常少,娱乐休闲时间很多,这就是自由职业需要更高的约束,我现在还做不到自我约束,所以还是需要有一个约束的环境,时间用在哪里哪里才会有结果。所以清晰的记录下来,也是对自己生活的负责,多一份掌控感,人生就少一份焦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