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最近在读的书《妈妈是最初的老师》,蔡颖卿老师的书,读来总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她虽然只是在讲自己跟孩子相处的日常,但就好像有个榜样在教我如何生活,那些曾经在妈妈那里缺失的家庭课程,被一一不足。
其实也不能说是缺失了,妈妈也一直在做,陪伴你,支持我,鼓励我,教导我许多人生的功课,带我感受亲情之美,也在日常里为我准备好吃的,为我清扫一间虽简朴但整洁温馨的房间。父母已经在自己的能力与认知范围内,为我做到最好了。
而蔡老师,则是那位记录下这些日常,并为这些寻常日子赋予意义的那一位。
总结一下,蔡老师在日常里留意做什么?
陪伴
在孩子的求学路上,每一次孩子遇到困难,都有妈妈陪伴他们一起度过。不论是知识学习、朋友交往还是各种日常事物务,当孩子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总会在那里。
关于学习的陪伴,小时候,妈妈陪伴孩子答疑解惑,补习或者预习。长大后 就只是陪伴着,各做各的事,也足以给孩子力量和温暖。
即使妈妈有事不能亲自陪伴的时候,也会让妈妈的气息继续陪伴孩子们。
比如,留在冰箱里特别准备的食物,比如一本共读的书,又或者,一瓶鲜艳的花朵。
亲情传承
妈妈很注意让孩子从小感受家庭的传承与温暖。
包括让孩子参与家务,学习做饭,都是家人之间的分工合作,也是在把持家养生的能力代代相传。
妈妈也会联络祖孙之情,让孩子们无论是跟爷爷奶奶,还是跟姥姥姥爷,都能够相处愉快,亲情的温暖,浸润着孩子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