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5

走在更好的路上

这几天看了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是个为探索个人自由的主题和拷问“美国梦”承诺的小说,更像是一种想象的状态和一种醒悟的感觉。在一九五几年美国社会大变革的年代,在极度的时尚使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一群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面对多元的意识形态,伴随着底层社会毒品、流浪、夜店、大学、女人,迷茫并艰难的找寻自己的方向,好像只有通过两只脚紧紧贴着地面一路向西地横跨美国大陆狂奔式的旅行,沿途寻找各种刺激,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才能找寻得到令人信服的价值。肉体上,他们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而真正的,他们是在寻找精神的归宿,最终在灵魂上,这些被称之为“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在伪君子和真小人之间诚实的选择了后者,真真实实地,卑卑微微地,用七年在路上的人生成就一本四百页的书,永恒地、体面地、坦荡荡地保存在这个既美好又面目可憎的世上。

虽然是一九五几年写的书,现在读来一点都不过时,反而觉得这群外表顽劣到无药可救而内心深处极度质朴的年轻人给我们今天这个美好时代仍旧很多令人无奈的思考:包括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的极度转型、物质的极大丰富、价值观念与选择的太多元让我们原本有条斯理、简单的小农意识并有计划的生活同步地发生了爆炸性的变化;贫富差距地日益凸显、物价上涨的连辛苦上班的人都过着拮据的日子;煤老板矿老板不正常的暴富,拆迁与房奴的辛酸,北漂蜗居蚁族的无奈,农民工竟然也作为一个词汇出现在了字典;城市化的发展让历史无处可循,只留在了我们祖辈的模糊脑海中和部分清晰的照片里;窗外建筑工地和车流轰隆隆的聒噪替代了小河流水哗啦啦的悦耳,粉尘和污染替代了从前的晴空,笔直的高速公路和林立的高楼让多少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成为没有身份的城里人。

听从内心的声音,是在路上,也是现在的我们追寻自我价值的共同之处。我还上大学的时候,中流砥柱的“70后”就嘘着眼睛说“80后”是迷茫的一代。的确,面对社会不断变革,经历金融危机、就业压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胆怯、敏感,怕苦怕累,从“啃老”、“屌丝”这样的词汇就能显示出他们的迷茫的状态。但是迷茫的状态不能代表本质的糟糕,经过时间大浪淘沙的洗礼,慢慢找到内心想要的,坐下来,静下心,沉淀自己,再出发,就走在了更好的路上。现在“90后”也活跃在各行工作岗位上,“80后”同样会撇撇嘴说称其是非主流的一代,其实一样,他们也在面对多变的思想形态,也在路上寻找自己,等他们也走在了更好的路上的时候,大家就会像杰克和迪安一样,成为真正的朋友。只是《在路上》中“垮掉的一代”的年轻人更勇敢地听从内心的呼唤。严格的说,我们在面对伪君子和真小人之间艰难抉择的时候不一定会有他们那样真正真诚的勇气,他们难能可贵的是坚定的跟从内心的声音找寻生命的价值,没有抱怨时代。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终归成为了历史,而历史不容质疑,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无论如何这个时代终归比那个时代好,我们走在更好的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一):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
    杨怡彤阅读 3,666评论 0 3
  • 小小说《米黑》 我回来了。带着对你的眷恋,怀着对你的爱恋,永杰,我回来了。夜,我站在熟悉的黑色铁门前,四周静...
    翰墨兰魂阅读 3,255评论 0 0
  • 以下内容仅为本人根据新闻内容猜测而得,不对真实性付任何法律责任,转载请署名,谢谢。 刚看老罗出让个人股份给阿里,咱...
    梦中醒不过来阅读 2,726评论 1 0
  • Dar_ling阅读 1,820评论 0 3
  • 来自微博: 一段好的感情里,女生往往是乐观充满自信的,因为这个男生给她足够的疼爱与宠爱;一段不好的感情里,女生常常...
    耶斯欧耶阅读 4,4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