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有个阿姨是《养生堂》的忠实观众,每期必看,还做笔记,看回看,自己俨然已经是个养生专家和半个医生了。
但凡遇到点头疼脑热的,她就敢给自己做做诊断,吃点自己开的药,别说,疗效还真的是杠杠的。
可就前段时间,她突然不那么热衷于和我们讲她的养生法了,后来居然看到我们都躲着走。
盘问了半天,她支支吾吾的说,她得了大病了,最近在跑医院呢。
我们赶紧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她才和我们说了原委,原来是阿姨的同事里有一个人得了咽喉癌了,而且就是同一个办公室的,从发现到去世特别快的时间。
这么一来,她是怎么怎么都觉得自己浑身不得劲了,老觉得自己也咽不下去东西了,
阿姨就让叔叔去给他到各大医院,排队,挂号,拍片子,拿药。
从上到下,检查了个一溜够,医生愣是没查出她有病来。
这怎么行,她对照着养生堂所讲的的那些咽喉癌的症状,吞咽困难,嗯,真的有,有异物感,嗯,也有,声音嘶哑,嗯,也是绝对有的,她现在都不想和别人说话了。
完了,完了,就同一个办公室啊,平常中午都是一起吃食堂的,同吃一锅饭,能不得病嘛。
最后,医生被她缠的没办法了,喉镜,胃镜,肠镜,核磁全招呼上,做了个彻底的体检,依旧没什么问题。
还是我那个叔叔有主意,最后找了个心理医生,把情况和所有的检查结果,也给心理医生看了看。
和人家也就聊了不到一个小时,问题解决了。
人家问她:“你觉得自己哪儿不舒服?”
“我就是觉得自己嗓子里特别的不舒服,感觉咽不下去东西,你知道的嘛,我们单位的同事得了咽喉癌了,就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啊,几个月人就没了,我们还一起吃饭呢,我能没事嘛。”
结果,人家心理医生就说了两句话,“你要觉得咽不下,你就吃点软和的。”
“那我这感觉嗓子干的很。”
“嗓子干的很,你吃点凉粉就没事了。”
折磨了几个月的“大病”就这么被一碗凉粉解决了。
而她听了这么多的养生课,却依旧是不停的折腾自己。
其实所谓的养生,最好的不就是修身养性,处事不惊吗?何以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觉得自己命不久矣。
看来她的这么多养生堂,只是学到了发病的情况,而未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2、我老公家有个舅舅,今年已经八十多了。
他也看养生堂,也了解一些疾病的防治,但并不是完全对照着电视上所描述的那些病情照搬硬套。
他作息规律,每天吃好早饭,中午吃饱,晚饭少吃,只要天气允许都要去舞剑。
他们小区里有游泳池和乒乓球的活动中心,他有空也一定要去锻炼一番。
所以,八十岁的人,除了耳朵稍微有点耳背之外,走起路来,比年轻人还要脚底生风。
每年按时体检,了解自己的疾病,也不讳疾忌医,该吃药吃药,该锻炼锻炼。
他还能参与到年轻人的活动里来,每年总会出去旅游一番。
虽说70岁不远游,但他也还能到处走走看看。
最主要的,他不随意的折腾自己,顺应大环境,也关心孩子们,但也不过多的干涉孩子们的生活。
他有自己的爱好,还学会了上网。
平时,和大爷们下棋也能玩两盘,在家,自己还能做饭,收拾屋子。
他的养生之法就是努力平静地度过自己的老年。
所以,最好的养生法,可不就是不要瞎折腾自己,也不瞎折腾别人。
也就是所谓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最好的养生之法。
3、如今,中国真的是在逐步的步入了老年社会。
怎样才能做到最好的养生。
是只看长寿之人的做法,他们也都各有有着各自的生活方式。
有的说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作息规律,心静如水。
可有的长寿老人,喝酒,抽烟,脾气暴躁。
所以,与其去看那些个例,倒不如去看看长寿老人共同的部分,那就是遵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瞎折腾自己。
所谓养生,只是在提倡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的理念,是道,不是术,不在具体的一招一式。
身心的健康是人们的美好追求,探讨健康之路很有必要,但首先应该探讨那些本质性的问题,遵循那些普遍性的规律。其实,越是本质的道理就越简单,越是普遍的规律就越基本,事情根本就没那么复杂。
古人云:“难得糊涂。”
是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事是不必看得太清楚的,看得太透了,反而陷入了困惑之中。
所以,活自己的精彩,不折腾,更自在!
【无戒365天写作挑战训练营 第4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