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一秒钟》,讲了三个人的故事,想要在和电影一起播放的《新闻简报》里看到一秒钟女儿镜头的逃犯张九声、想要偷胶片回家给弟弟做灯罩的刘闺女、在当地有声望想要保住工作的放映员范电影。
我开始不理解张九声为什么这么执著反复看女儿的镜头,直接去看女儿不香吗?看到原小说里有一段,张九声女儿为了洗刷父亲带来不利影响,争先恐后扛大包,结果不小心被大卡车撞到。
也就是说,女儿在《新闻简报》里留下的一秒是她在世界里留下的唯一印记。所以,老父亲才那么狂暴,那么不可理喻。
范老师演的电影放映官也很复杂,儿子把胶片弄坏了,三言两语洗清儿子的责任。又发动群众洗胶片、吹胶片。很有号召力、有魄力。挚爱电影事业,深耕几十年,是无可替代的技术能手。
很自私又不自私。举报了张九声,希望能保住自己电影放映官的宝座。又悄咪咪塞给张九声两卷胶片,虽然他知道,后面有可能被人发现,他其实承担着很多风险。
感觉你没有办法只是简单的谴责他。扪心自问,把我们换到他的境地,可能我们未必能有他做的那么好,也有可能我们和他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
现在年纪大了,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那么黑白分明。现在很多时候是我不赞同你的决定,但是我理解你的决定。做决定总意味着牺牲,站着说话不腰疼。割的不是自己的肉,当然觉得越无私越好。
想起以前一个笑话,一个人问一个农民,你愿意交捐1000万吗?农民说我愿意。你愿意捐100万吗?农民说我愿意。你愿意捐一头牛吗?农民说我不愿意,因为我真的有一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