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在北京奥森公园10公里,最后速度为52分39秒,也创造了新的纪录。5公里速度为25分25秒。这次考核唯一的感觉就是很累。在跑第2圈5公里时,感觉是至今跑步最艰难的一次。之前跑步我会寻找自己适合的节奏。在这次跑步中,前面跑的太快,前3公里在每公里4分半左右,由于奥森公园有上坡和下坡,到3公里之后就逐渐跑不动了。后面的六七公里基本上都在苦苦坚持中度过的。
这次跑步有两点体悟:1.在跑步中保持自己的节奏很重要;2,就算前面再不好,坚持下去,最终也会成功的。在人生的马拉松当中,这两点也同样适用。
这周几乎天天跑步,除了5公里打卡一次,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在操场跑个2-3公里。之前跑步一直没有找到跑步的乐趣,只是为了目标和减肥而不断坚持。但是现在难度降下来了,反而找到了跑步的感觉。一天不跑就感觉缺少了什么,这当然也有其他原因,就不方便透露了。现在没有了任务指标,反而激发了我的跑步激情。虽然这周正值大暑前后,天天晚上10点以后跑步也要顶着30多度的高温,但却感觉很轻松。轻松的迈步,调整跑姿,同时回顾下一天的经历,反而有种漫步的感觉,这也可能是我心态的变化。大家也可以尝试下,带着轻松的感觉去迈步,说不定会渐渐爱上跑步。
补充下:健康的饮食可能是关键。我每天早上一个鸡蛋、一碗豆脑、一个杂粮窝窝头;中午只吃素菜、不吃主食,一般是3-4份蔬菜,包括土豆、花菜这些含有一定淀粉含量的蔬菜;晚上会是一个鸡蛋、一根玉米或山芋、几份蔬菜。这样的饮食也让我身体很轻松。
之前一直对吃的欲望特别明显,高兴的时候想大吃一顿来庆祝下,不开心的时候想通过喝酒、吃饭来放纵下,一直是处于被内心的低层次需求支配的阶段。可能是当时的没有什么目标理想,好多事没有想清楚。近两年的经历改变了我很多。现在对之前喜欢的食物基本没有欲望,却爱上了之前觉得轻淡无味、嗤之以鼻的健康饮食。
现在的欲望更多的转入了对知识的了解中,目前准备在家里的客厅打一组书柜代替电视机背景墙。希望今后几年可以将这一整面墙的书柜用看过的书来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