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商量”是获得群力群策的重要途径。不搞“一言堂”,要坚持“群言堂”,有事好商量、众人齐商量、追求社会意愿的公约数。
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政府可以叫它是个商量政府”,陈云同志说过:“不同的意见,常常由于领导人不虚心,人家不敢讲,不容易听到。所以,我们一定要虚心,多听不同的意见。”这充分体现出商量是政府自始至终遵循的思维,也是民主的重要体现。商量办事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要迈出爬坡过坎、追赶超越更大步伐,就要在有事好商量中传播“好声音”、形成“金点子”、画出“同心圆”。
像江苏省江阴市山泉村,一个典型的苏南农村,该村用很短的时间实现了从负债到富裕,从一盘散沙到凝心聚力,从落后到先进,一跃成为苏南地区一个“流淌着幸福”的村庄。这主要得益于其“民主促民生”的治村实践。村委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要民主促民生, “凡是村民关心的,就必须进行公开;凡是村民想知道的,就必须让群众知道”。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一定要一起商量,明确商量的主体才能找到共同意见。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才能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才能真正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商量后才能集聚群众意见,才能发现不同意见、擦出不同火花,从而追求“和”的目的。在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有一片始建于明朝的梁堂古村落。干部提出古村开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想法。委员与梁堂村两委多次交流探讨,共同形成“关于梁堂古村落修复开发的议题”,拟请村协商议事会协商,并发展那些牢骚大、意见多的村民参加村里的协商会议,鼓励他们多在会上提意见,最终找到了共识,推动了乡村发展。深入协商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最大限度地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也在于最大限度地画出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和衷共济,有事好商量、多商量,就一定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新征程汇聚起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