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崔律阅读营·Day2 日志】
这是2019年4月24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1.2 《奇特的一生》做计划&时间记录” 的学习日志。
今日片段:时间“成本”核算
1.我的阅读理解:
新原文片段:
P45
我浏览了他《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的手稿,在最后一页我看到了这篇论文的“成本”:
准备(提纲、翻阅其他手稿和参考文献)
14小时30分
写29小时15分
共费43小时45分
共8天,1921年10月12日至19日。
看起来,早在1921年他对时间统计已经研究停当,可以准确地算出每项工作的时间消耗。
他做时间统计,也善于做时间统计。
有些作者在稿子上注明完稿日期。写上具体日子的较为少见;写明从几日到几日的,那就更少见了。至于用了多少小时,我是头一遭见到。
柳比歇夫的每篇论文,都有“成本”核算。这个核算是怎么做的?原来根本没有专门做过什么核算。他的时间统计法仿佛是一台计算机,自动提供了数据: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
1.2)我的旧阅读日志: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来来来,今天的拆页相当精彩,大年初一的,让我给你说说我们跟牛人的差距到底在哪,让我们新的一年戒骄戒躁,砥砺前行。
作者前两天介绍了柳别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是对做过的事情进行时间记录。今天讲到了如何利用这些记录的一个方法——“成本”核算。就是对每项任务(一篇论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等等)都统计消耗的时间,其中每道工序的具体时间分配。比如《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这篇论文准备环节用了14小时30分,撰写用了29小时15分,共费43小时45分,实施过程共计8天,1921年10月12日至19日。
这样一来,如果他要再写一篇类似的论文,他就能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需要花费多少精力,预料到自己大概多久能够完成。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大项目只所以容易拖延,就是对目标的估计没有把握,以至于产生焦虑情绪,从而转去做一些容易估计,十拿九稳的小事。柳爷这样的方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旦某件事与预估的往常状况不一致,他能很容易的找到问题出在哪(哪一块、哪一天的时间花得特别长),然后对症下药,弥补短板。这样每次的任务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项输出,也是刻意练习的自我修炼。
作者格拉宁是善于写纪实文学及描述科学工作者生活的作家。他称一般人很少在稿子写上具体完稿日子,就算是二般人也最多写明几日到几日,像柳比歇夫这样每篇论文,都精确到分钟的“成本”核算,我只能想到二班人的崔老师啦。
说实话,如果说前几天的拆页是看“故事会”,听到了牛人的事迹,牛人的功力,对柳爷产生的是高山仰止的敬意。那么今天的拆页,则让我惊呆了。(想象我张大嘴巴,奶茶与吸管愕然地摔落地上的情景。。。)
这就是,你知道别人长得高,但直到你站到他身边那一刻,才真正能理解差距有多大。
【HOW】如何做?很简单,却又不简单。
1)记录:精确记录自己的每一项时间流水;
2)分类并预估:执行一个项目前,对准备、实施、结尾延伸的事务各阶段进行分类,并分别预估它们的时长;
3)统计:完成该项任务,对这项任务各阶段时长进行统计,并合并算出总时长;
4)复盘:与原预估进行核对,找出不一致的时段,揪出原因,想出解决方案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的时间记录持续了大半年,但是面对每天的时间大饼图和流水图却不知道该如何统计和利用。形成记录习惯的第一个月那时,我开始尝试对每周的各项时长进行汇总,看到了自己学习用了多少时间,工作用了多少时间,陪伴家人用了多少时间。然并卵,没有参照对象,没有修正目标。后来就不做这些无意义的动作了。时间记录对于我而言,只是一种习惯性动作,帮助我形成更好的时间概念。
反思我的做法,有两点做错了:
1)我搞错了方向,对各个“人生大分类”进行统计,现在还没有太大的考虑意义。我更应该先学本文片段的做法,针对每个小项目/任务进行统计。
2)没有先预估。或者预估后没有及时核对复盘。记过的流水就真的像流水浪费掉了。缺少了参照对象,就缺失了修改的方向。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拆了4天,终于有一个让我心动的A2出现了!
·时间节点:未来一周,每天执行。
·目标:把我每天的便签日志各阶段的时长精准记录起来,帮助自己提高预估时长的准确性。
·行动:
1)记录:初二,初三,写日志的时候记录各阶段时长;
2)预估:
实验对象1:每天的便签日志,
2.1)前期准备(阅读原文,组织思路),预估时长10~15分钟;
2.2)写I,预估时长45~60分钟;
2.3)写A1(可选),预估时长15~20分钟
2.4)写A2(可选),预估时长15~20分钟
2.5)后期修改润色(可选),预估时长5~15分钟
2.6)以上时长是根据之前粗略脑补,根据初二初三实践后修改。
3)统计:完成日志后,对各阶段时长进行统计,并合并算出总时长;
4)复盘:与原预估进行核对,找出不一致的时段,分析原因,是否有可改进的点。下一次的修正预估,直到趋于精准预估。
新的理解:
看回我之前的日志,虽然蛮有趣,但是真心觉得太啰嗦了。其实这个拆页讲的就是柳翁是如何利用时间统计来核算出具体某个任务的时间成本的。
首先举了一个他某篇论文的成本核算手稿,分为了统计准备实践、统计撰写时间、统计共计时间、标记时间天数跨度 几个步骤。
然后对比了普通作者的做法,一般人会注明完稿日期,比较少见的是有写明几日到几日的,柳翁这种属于更高要求的做法是精细到了花费多少小时。
举完例子,作者说柳翁的所有任务——写每篇文章、每本书、每一封信,anything,都会用时间统计法来记录,这样子,他就能得出所有任务的时间成本。
【更新后的A1】
我的时间记录持续了大半年,但是却没有好好利用。只是记录大类,能够看到了自己学习用了多少时间,工作用了多少时间,陪伴家人用了多少时间。然并卵,没有参照对象,没有修正目标。记了也没有多少利用价值。时间记录对于我而言,只是一种习惯性动作,帮助我形成更好的时间概念。仅此而已。
根据柳翁的三班人做法,我有两点可以改进:
1)要针对每个小项目/任务的具体时长进行统计,大任务要分解成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具体哪个动作)。
2)每个小任务完结后,要利用好记录的内容来核算成本。不需要多复杂的统计,只要按照柳翁的这4步,核算出分别花费时长,共花费时长,时间跨度。(根据上下文理解,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之前的预估成本进行核对,从而进一步提高预估的准确度。)
【更新后的A2】
计划:未来一周的拆书课逐字稿,用时间统计法记录好,最后得出该任务的时间成本
步骤:1)现在还剩下的工作,进行预估,每天需要多少时间,完成多少进度;
2)每天统计出准备时间、逐字稿码字时间、互动环节设计时间、请教时间等等;
3)每个拆页的内容完成后,统计该阶段的时间成本;
4)全部任务完成后,统计时间成本;
5)跟预估对比,每天差别出在哪里,复盘并给出今后预估的修正方案。
2.我的课后实践:选择实践项目——做任务计划(拆书课逐字稿)
上面A2的步骤(1)其实就是我的任务计划——对现在要进行的任务进行预估,每天需要多少时间,完成多少进度。不过柳翁看书的计划有个可衡量的标准——页数,写逐字稿我的标准应该是每个拆页1000字左右。所以计划是:
1)周三3小时完成一个逐字稿;
2)周四3小时完成第二个逐字稿;
3)周五2小时完成互动题目和PPT内容增添(各1小时)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4.其他想说的话(例如课程收获):
5.【学霸题·复盘】我的阅读日志VS崔律的讲解:
各自亮点:
1)师父的亮点是逻辑严密,严丝合缝,把鸡蛋揭露出是怎样的一个鸡蛋:一开始就高度提炼了片段的主题——柳翁做年/月计划。然后解释是什么样的计划,从文中给出的信息以及逻辑推理出来的信息给出了证据;其次没有过度解读信息欠缺的关于阅读的方法,点到即止。
2)我的亮点是情感细腻(师父说的哈哈),脑洞开阔,同时结合自己的经历,把鸡蛋包装成了鸭蛋(这不是亮点。。。)
给各自建议:
1)师父讲解得太妙了,唯一的建议(奢求)就是能把我的作业上墙“批判”一下~哈哈
2)今后要在脑洞完的时候回扣一下片段本身,问问自己这个解读是否曲解了原意,是根据正确的逻辑推导可出的,还是自己一厢情愿附会旧知的产物?
当然,拆书法主要讲求拆为己用,如果我的超纲的解读本身逻辑自洽,有合理的适用边界和比较原文的知识点对于我来说自己理解的点更为重要,那么我按照自己的鸭蛋去实践也是很好的做法。前提是我要自己知道是鸭蛋,并且知道吃了这个鸭蛋比吃鸡蛋对我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