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明语老师讲课】
托物言志是大师们以及古典诗词歌赋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作者运用象征或者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托物言志,就是借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观点。“托”,是借用假托的意思,“志”,是作者的志向、理想、追求、情趣的意思。“志”才是文章的主题,而“物”只是辅助,用它的特征来烘托、渲染主题,从而达到作者需要表达和揭示的“志”这一主题。
如果单纯地描写“物”,不带有感情色彩,或者只是单纯地介绍“物”,那就不是托物言志,充其量是一篇说明文。
我们常常借助一个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的“志”,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把自己需要表达的“志”,更完美更巧妙地表达出来。
托物言志,只是写作的一种方法或者手段,都不用总结,只要把“志”和“物”有机结合,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或者说共有的特点特征,应该是写起来轻松自如、水到渠成的。
在写文章之前,一定要有个思路,托什么“物”,言什么“志”,先确定下来,看看是否合适。也就是说,我们先确定主题,再看用什么“物”能更好地表现出主题。坦率地说,不一定非要高大上的“志”才可以,更不一定是高大上的“物”才可以写。比如,“物”虽然小,但是完全可以写出来大志向的。比如,不一定非要写高大上的文章,我们也可以只表达生活里的小问题或者小确幸。
延伸阅读:阅读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体会大师如何借鸟表达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题的。
【习作要求】
主题:托物言志
必做:400字以上的片段练习。
选做:写一篇一千二百字以上托物言志的文章(可以基于【必做】拓展)。
【我的习作】
初冬时节,一个阴雨天气,接孩子的路上,看到满地的落叶,情不自禁中多了些许伤感。
落叶飘零,犹如吾心。
寒风一起,和着阴雨,漫天落叶被吹落成一地的凄凉,我把长长短短的句子萧瑟成冬天的样子,既欣赏它的凄美,又感叹岁月的飞逝。
落叶的四季更替,便似人生这一路的风风雨雨,思绪又一次走过春夏秋冬。
春风轻轻吹过,谁许诺我一世繁华?悄悄在枝头探头探脑,羞涩而娇柔,吐露着芬芳,带着一丝丝期待走进你的世界。
在夏雨和阳光的滋润下,我为你尽情绽放,热情而璀璨,为生活的大树输送营养,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只为追求属于我们的梦想。
哪知,繁华是如此短暂!在凛冽的秋风里,我只能忧伤地随风而去,飞过田野,飞过山岗。思念如影随行,回头看着来时的路,想要寻找我们曾经的足迹。
忧伤过后,便是坦然和淡定。回归大地,化作春泥,何尝不是一种归属?
人这一生啦,有欣慰,有遗憾;有欢声笑语,有泪流满面;有欣喜若狂,有痛彻心扉。
但不管怎样,无所谓值与不值,终究还是无怨无悔这一生。
走过,路过,便是收获!
【助教无_双点评】
落叶缤纷,如同人生。
风云变幻,终究归根。
有繁华就有零落,有美好就有丑恶,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都要坦然地去面对,这,就是生活的态度!
语言表达清晰准确,非常棒的习作!
你的作业,我点评了三期,从第一期的刻意,到第二期的勉强,然后再到本期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时光诚不负你,因为你的努力!
请继续加油!
【我的感悟】
托物言志,语文课上学的最多,考的最多。就是从来没有这么刻意练习过,但是感觉自己就是喜欢这样一个路子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是自己水平有限,并不总是能很好地表达出来。而每当深秋或者初冬时节,喜欢看满地的落叶,尤其是潇潇雨歇之后,对着满地的凄凉,总是会生出很多感慨。
看完这一次的讲课后,是想写一篇长文的,想着买房子的事,说说房子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大概构思了一下,昨天也开始写了,写完了上半段的初稿。我要写一篇像样的长文,一般需要反反复复修改很多次。
但女儿生病了,这个学期最严重的一次,看着女儿难受的样子,实在没有心思去写文章。这一次又交不了啦!
其实,还有一件事儿把我的思绪拉走了。昨晚发布完日更后,比较晚了,便去点赞文章,溜达到齐老师的文章,看到“那些年我曾走过的弯路”征文活动颁奖了,想着自己也就是鼓励奖吧,写完好久了都有点忘了。结果,赫然入列在“一等奖”!太惊喜!昨晚的思绪就这么被拉走了!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