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让人心都碎了的电影。本以为自己早已过了愤青的年纪,但看了这部电影,还是忍不住的在心里大声嘶喊:为什么社会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人可以残忍到这种地步!也许是小男孩的纯真与大人们的无情反差太大,让这种感情更加激荡与汹涌,我想用一切办法,穿过冰冷的屏幕,去亲一亲他的脸,抱着他告诉他,以后都是可以填饱肚子的日子,都是没有暴力的日子,都是能和父母亲人在一起的日子。
故事从布鲁诺的军官父亲被调到乡下开始,那里有个关押犹太人的营地,他们都穿着条纹衣服工作,天真爱探险的布鲁诺以为那里只是个农场,在背着父母偷偷跑去的时候和铁丝网里的施穆尔成为了朋友,常常带食物给他吃,某天,挖坑进入营地帮施穆尔寻找他的父亲,最终和他一起遇难。
影片前段都是布鲁诺的生活,我为他不能和朋友一起玩耍而心疼,为他处在监视的环境里而同情,直至遇见施穆尔,那个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我才明白这些感情有多么轻微。
第一眼看见施穆尔,瘦小落寞的坐在那里,宽大脏兮兮的衣服搭拉在身上,被剃光的头深深的埋在两腿之间,一说话,残缺不齐的牙齿便露了出来,心里一阵酸楚。同样的年纪,布鲁诺衣食无忧,而施穆尔却常饿肚子遭毒打,就因为他是犹太人吗!
索性他们成为了朋友,尽管隔着铁丝网,虽然被受看管,不能经常得见,在彼此的生活里,他们是对方的精神慰藉了吧。
影片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某天下楼,施穆尔竟然在布鲁诺家中擦杯子!我脑中快速的想象了一下他们这一天或者几天,终于可以手拉着手聊天,可以大胆的玩球,施穆尔可以吃饱的欢快日子,可我以为的惊喜却让我第一次心痛的泪流满面。布鲁诺给施穆尔拿糕点吃,不料被突然进来的中尉发现,他高声质问,他在偷东西吃吗?施穆尔回答说,是布鲁诺给的,他们是朋友,而受惊吓的布鲁诺却否认了,结果自然明了,幸而影片没有把像他们打老犹太人一样把惩罚施穆尔的场景播放出来,否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还是否能看完整部片子。
一连几天,施穆尔都没有出现,我突然想起那个发出难闻气味的焚烧场,无比揪心,期待着铁丝网那里再看见他。施穆尔还是孩子啊,那么纯真的说和布鲁诺是朋友,以为说实话就没事了,可忘了自己是犹太人。他那么善良没有锋芒,知道布鲁诺的父亲是军官,可能就是抓他们的军官,还是觉得孩子应该为父亲而骄傲,没有排斥。他那么大度和体贴,眼睛被打的血迹斑斑还愿意和布鲁诺继续做朋友。看着他带血微闭的眼睛抬起来,望着布鲁诺,也望着我们,突然觉得自己的心就像豆腐一样,被他的眼神轻轻一触,就碎的不成样子。
就算把犹太人当敌人,那犹太人里就没有好人了吗?连八岁的孩子都懂得区分对待,可活了不知多少个八岁的大人们却如此残忍愚钝,就算是和敌人的一样的种族,他什么都没做也要这般对待吗?年轻气壮的男军官怎么能忍心对蹒跚羸弱的老人和不谙世事的孩子拳脚相加呢?
难道在家国仇恨面前,心里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可以不要了吗?如果以失去道德和良知为代价而获得的胜利,怎么有脸面写入历史,教育后人呢?这样的胜利有何荣耀可言,满是耻辱,怎敢炫耀?
电影刚开始有一句话: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视觉、听觉和嗅觉。什么才是黑暗的理性,我想它就是军官们无人性的为国斗争的执拗吧,还有姐姐受家教的教育灌输而扔掉娃娃贴满斗争海报的伪理性,布鲁诺看见被姐姐丢弃的娃娃,惊讶至极甚至有些许害怕,他不明白,前一天还是天真烂漫的姐姐,怎么一瞬间就变得无情冷漠起来,丟掉纯真,盲目心怀祖国就是成长了吗?就是理性了吗?
为探险而牺牲的探险家值得我们缅怀,布鲁诺他尽管只有八岁,却仍意义重大,望着躺着他儿子尸体的军官应该会有些醒悟,自己的无情加诸到儿子身上时才发现是多么残忍,他一个人的转变自然对历史起不到什么作用,仍然无数的不论男女老幼的犹太人被毒害,但至少观影的我们得到警醒,历史已去,不再需要血淋淋就可以重现它,看见这些残酷的我们难道还要冷眼相待吗?他人之祸与过,难免不会在我们身上重现,如真如此,我们只能感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矣。”
影片最后,布鲁诺挖洞混进集中营帮施穆尔找爸爸,不幸被集体撒毒药致死,两小孩最后还以为真的是洗个澡而已,双手牢牢握在一起。
施穆尔希望找到父亲的心愿成为泡影,先是爷爷奶奶,再是父亲,最后是自己,而布鲁诺希冀的探险也画以句点,施穆尔曾说如果他找到他爸爸,那他就是最伟大的探险家,布鲁诺不是,永远都不会是了,来人世间的八年探险不用再继续,仅存的童真手拉手而亡,黑暗的理性继续留存世间,在生命消亡的最后一刻,不知道布鲁诺是何种想法,一瞬间明白了“农场”的含义,明白了父亲是怎样的人,明白了所谓的为国奋争是什么样子的道路,一瞬间懂得这些,又经受毒药的侵蚀,身体精神的疼痛一时达到顶峰,而施穆尔也明白了爷爷奶奶父亲的归宿了吧。
大人世界的无端仇恨竟然让孩子承受了结果,自诩为成人的我们还能端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