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人说什么都知道了,总是做不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知和行的距离,而是你压根儿就不知道你不知道。
知和行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两者辩证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来表现内容。
做不到是因为知的程度不一样。做到一米的深度,只能说明知道了一米深,学到了一米深的程度。
随着对事物不断的加深的理解,我们听清符号,理解意思,实践观察,体会想象,反思总结,不断地往深处走,让自己像乔布斯说的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我们蹲下来向孩子学习。不断的去突破我们个人的局限。人这种动物,在进入下一个体验和感受之前,下一个感受的体验是什么样的,明天是什么样,未来孩子什么样的,那种感受永远只存在于想象和信念里。
人的感受只忠于你当下,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一些抑郁症的病人,一些自闭症的,我们所说的各种各样的什么样心理疾病,它一旦有这样的情绪和感受出现。反反复复被折磨,就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你告诉他出去动一下就可以怎么样?然后你跟人交流为怎么样,她说我不想做,不想动,不想活。
人的感受绝对忠实于此时此刻。你说未来什么样,那种感觉你可以想象得很美好,但它只存在于你的想象和信念里边,想体验到未来的感受,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果想象和信念出问题了,对未来是这样的感受,想象未来也是这样的感受,人就会被困在当下的感受里边。步入当下,感觉不到教育孩子的希望,而想象一下,在信念和想象里,未来的感受和想象是什么样呢?如果信念和想象里面,是充满了恐惧,黑暗,看不到一丝的光亮。当下是这样的,信念系统和想象里边也是这样的,人就走不动了,就会困住了,再加上人过去的生命经验不断告诉你,未来是没希望的,这人就会有各种焦虑,恐惧,无助,烦躁,每天能量透支,每天活的很崩溃和绝望,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把自己当下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这是人的的感受,我们要是真明白的话,我们蹲下来向孩子学习,在心里边,如果未来的路你觉得恐惧,就心怀恐惧,但要持爱前行,活在当下。
只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在教子路上,我们会一路前行,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