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菡萏萏的第209篇
6:39-6:56用时17分钟字数665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要看的书特别多,会犹豫从什么类型的书籍开始下手,或者从某一天开始就觉得自己特别的无知,想要建立自己的一个知识体系网。对身边一切的知识都表现出一种渴望,还有,会疑惑,从怎么样的一个顺序开始下手去将你知道的书籍一点点消灭。
另外一个方面,通常,每个人的看书都存在偏好性,刚开始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找书从书中得到答案,这可能是能够快速提高阅读量的一个引擎,但是,在没有问题,痛点驱动的情况下,其他的书籍,特别是看起来无用的书籍,就没有那么大的动机,或者说没有那么大的惯性一定要去看完。
我记得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讲到过每一种类型的书籍它都是有一定的结构的,同样的,每一种类型的书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是有它特别的享用方式的。因为不管是书籍也好,电影也好。艺术品也好,都是创作者通过他特有的方式在呈现他所看到的真实的世界,最底层的世界,世界的普世规律,所以,你可能会发现。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在阐述那些永恒的话题,越是能够完整丰满的构建这个世界原有的样貌。
所以,一种类型的书在你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之前你可能都觉得它无用,这也可能是个悖论,你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基础的情况下,你是没办法琢磨出如何打开一本你不懂的书。除非,你出去跟高手联机,去听听高手怎么看待你看不懂的好书,站在他们的视角,他们是怎么将这本你看不懂的书的信息翻译成有用的思维模型。
以上,在看不清楚的路途中,沉下心去积累一些量,现在的你搞不懂会怎么样,但所有你装进来的养分都会在日后与其他的东西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你气质中的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