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充满生活气息”来向友人无奈描述每日充盈在耳边的声音的时候,想起最初看到这样的说法时不算活跃而空有畅想力的自己,觉得这个说法带有一些热闹得刚刚好的浪漫气息。一直以来从未有人准确描述这种气氛的模样,又或许是日子一天一天过,每天都在生活中生活,也就无法跨越空间本身的拘束好好理解吧。
我想现在的日子应该可以说是被“生活气息”包围的,包围到每天都在收拾整理时发出的急促的“砰砰砰”中早早醒来;包围到只需要坐在这里,就无需担心会缺失不知何时会从头顶落下的“咚咚咚”,提醒你不要沉浸在任何自我创造出的虚拟“浪漫”中歇脚。生活就在离你很近的地方,吓你一跳,甚至撞击你的心脏。
小喵生日那天,从按下闹钟之后延续的睡意里迷糊醒来,就着刚才不算友好的梦中画面,在冰凉的清晨和漆黑的房间里挣扎着睁开眼睛,试图从那无望中抽离,分清现实和梦境。直到眼睛不再酸涩,看着对方对于祝福吱吱呀呀的感动,才顺带着把脑袋擦干净。我想那时和无望相对的,是关于很久才有人提醒你一句的关于你真正地存在,并且你的存在真好。或许某天也会有那个人出现,或许也会不落俗套地说一声“谢谢你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并且让我遇见。”就像如果有人能够这样对自己讲,那本没有归处,哪里都是,本无处可逃,什么都是的心境,届时一定会被这些转着翻一个圈吧。
然后在下一个察觉不到有所期待的循环中,终于在梦中遇到对面裹过来一件外套的手,随后的沉默也像期盼已久的静谧一般,徐徐苏醒。对于不知从何而降的心动满是欣喜,第一次体会在难熬的冬日迈出的每一步都扎实的安心。
一定会有一个形状是最心仪的,也一定有怎么也不会触碰到的选项。于是也一定会有人拥有这样的形状,在确认之后蒙在眼前用笔点缀,每一笔的声音都让人沉迷,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用喜欢的点点将其点满。仿佛是一个箱子,装进去的全是会觉得好看的石头。也还会不停地有石头进来。
喜欢那只有在特定场景下才会偶尔露出的表情,轻轻嘴角微微变动,比其他的模样幅度小了太多而几乎无法察觉。因为出现得次数稀少,每每不易捕捉而弥足珍贵。又因专注欣赏时捕捉到了,悄悄动了心而自我满足。
形状上什么也不点缀也是好的,箱子里空无一物也没什么不好。在自以为什么都感觉不到的日子里,心头之意在里面漫漫成长,到强大到足够认定而可以坚定,进而陪伴了许多年的时光。以后也依旧会是怎么倾注言语,落笔于文字,也不会被任何东西影响的宝物。
有时候又好像有些分不清“喜欢”和“羡慕”的心意。羡慕某种连结,一边在丝毫察觉不到的地方轻叹着真好,一边慢慢地累积成了某种具象的喜欢;而在喜欢二字之后,那些牵连在一起的线又愈加清晰,悄无声息地欣羨于心底,在轻轻流淌的思绪之水中不时地弹出丝丝波纹。好坏都感受,悲喜皆品尝。
读一本由几个故事串在一起的书,两个人在自己视角下的第一章分开,章末停留在向彼此奔去前迈出第一步的希望;后来在旁人视角下的最后一章一起出现,章末留下这一章的故事最后一个场景里的背影。在这种心境下觉得温暖无比,或许这中间几章的时间里,那条连接故事的线也从未断开吧。
从清晨朦胧到光撒满屋,再到以明亮为借口笔端停滞不前直至感觉到有夜晚冷风透过窗缝挤进来,唯一坚持做下来事情就是不要回头看,好像确认了落笔处有着和环境一样的起伏,读来与下一刻的心绪不符,重来却又不知所措。
果然还是需要“梦”吧。不是虚幻地做梦,反倒是身体里刻下了太多真实的片段,需要狠狠刺一把才能被赋予踉跄的力量。那其实比真实还真实的梦。可也会有不再想要做梦的时候,想让那触动心弦的梦,睁开眼睛就在面前。
让肌肉酸痛和骨头撑不起来的无力,以及随之而来难受到深夜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坚持住的身体不适,超越相册里的照片、本子里夹着的各种纸片和顺路收的小玩意儿,甚至是脑袋里的记忆,更直观地提醒刚刚经历的一段久违的走走停停。
心里装着满满的找不到第一个字从哪落下的心意,带着就算可以言说是否也会激动到颤抖而连靠近都无法做到的顾虑,去拥抱可以伸出手的资格,先去相遇,先可以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