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讲的是南北朝时期北齐高祖高欢(当时是东魏孝静帝的丞相,高祖是其子高洋的追封)与其儿子的故事。
高欢一共六个儿子。一天,他想考察一下儿子们的反应能力(“尝试观诸子意识”)。
于是把他们叫到一起,给他们每人一团乱麻,让他们各自整理(“各使治乱丝”),看谁整理得最快最好。
他们都手忙脚乱地把乱麻一个个抽出来捋顺,有的甚至因为慌乱而把乱麻拧成疙瘩。
只有二儿子高洋(就是后来建立北齐政权的文宣帝)与众不同。只见他找来一把快刀,将乱麻斩断(“帝独抽刀斩之”),再加以整理,事半功倍,很快完成。
当被父亲问起这样做的理由时,高洋答到“乱者须斩”。高欢由此推断,高洋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后来历史发展的轨迹印证了高欢的推断:高洋推翻了东魏政权,建立了北齐。
而由这段历史故事,就引申出“快刀斩乱麻”的成语。比喻办事果断,能抓住关键,迅速地解决复杂的问题。
眼下,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就是一次快刀斩乱麻的“闪电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