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下乡支农去的那年,阳历七月一日正是入伏的第一天,阿丫放暑假了,有幸成为水产公司晒场上的一名晒鲞工。
凌晨四点出头,晒场上已聚集了十几名小顽郎和小娘婢,大家年纪差不多在十三四岁上下。
晒场上亮着几盏昏暗的电灯,抬头望不见星空。朦胧中只感觉晒场好大,一行行石条高出地面约五十公分左右,间隔着一定的距离。晒场中间有一条能容二三辆手板车通过的路,把整个晒场竖劈成对半。地上照例长着没过脚踝的青草,防止鱼鲞掉下来,沾上泥土掸不干净。
管理晒场的大叔召集拢大家,宣布晒场上的规则和纪律:
一 、二个人结对搬运竹枥子,一头要轻轻搁在石条上,一头搁地上。
二、不要抠鱼眼晴,不要挖“黄鱼珍”,防止苍蝇叮咬生蛆。
三、一人负责二行石条的晒鲞工作, 要先晒黄鱼鲞的背面,再晒肉面,过二小时再来翻鲞。晒鲞时,要把大黄鱼的尾巴拗拗圆,尾巴不要直直的。
四、中午十一点半来,拿空枥子盖在鲞上面,下午一点半来揭掉,否则火辣辣的太阳要把鱼鲞烤熟的。
五、下午四点半趁太阳还未下山把鱼鲞收进。
阿丫和燕儿结成对,二个小姑娘搬来竹枥子铺在石条上,留下可容一人走过的空间,十张竹枥子正好铺满一行石条。
几辆手板车装着洗好的一篰篰大黄鱼鲞飞奔而来,只见几位工人迅速下完货,转头又跑回去,一趟又一趟。
小顽小娘们蜂涌而上,二人合扛一篰搬到自己的“领地”,开始埋头工作起来,耳边不时地响起大叔“拗拗其!尾巴拗拗其”的声音。
“拗鱼尾巴”用现在时尚的话来说,是要给大黄鱼鲞拗出个造型来。一是为了晒燥后成型的大黄鱼鲞样子好看,二是方便包装,不旁出斜枝。
因农历四月半是大黄鱼的开捕期,正碰上江南的阴湿霉雨季。由于保鲜条件的限制,大黄鱼必须剖成鲞,下落地桶用盐腌制起来。等待出霉雨期,进入伏天清洗,在一天内暴晒干燥,肉质才不会发臭变质,才能保证大黄鱼鲞肉鲜味美。经过二个多月的腌制,大黄鱼鲞肉内由于盐份的渗透,水份基本释完,肉质已结实发硬定型。阿丫一边拗鱼尾巴一边想:要把它拗出个“N次方的大逗号”来……。
阿Y看看对面的山和天黑黝黝地连在一起,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山?人如在浑沌的、无穷大的蛋壳里运动着。慢慢地黑黝黝变成了黛青色,浑沌初开,依稀可见天和山的一丝分界线。渐渐苍穹变成了青紫色,天的青紫里透出一抹嫣红色,山的青紫里夹着黛青色。随着天空晨曦微露,裹着清雾的人们在山上开始劳动。
晒场上的小顽小娘们“拗鱼尾巴”工作也快接近尾声,阿丫看着这些“无穷大的逗号”,算了笔帐:一扇枥子晒五十条鲞,一行石条放十张枥子,共计五百条,二行石条便是一千条鲞,一个小顽或小娘的一天工作量是晒一千条鱼鲞。
大叔大声喊道:差不多6点啦,晒好的人可以回家吃早饭去了!待八点钟,准时来给鱼鲞翻个身。
八点整阿丫早到了,人不多,晒场显得空旷。放眼望去一扇扇枥子上整齐地排列着一片片“无穷大的逗号”,青灰中夹杂着黄色,感觉很有成就感,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毕竟自己的辛勤劳动也蕴含在其中。
晒场中间的那条路上多了几堆新鲜的鱼肚肠,吸引住晒场上所有的苍蝇,那些红头绿翅膀的苍蝇哼着“嗡嗡嗡”的歌,热热闹闹飞舞在一起。
大黄鱼属石首科鱼类,“黄鱼珍”是大黄鱼脑袋中二颗白色的小石头,学名叫“鱼脑石”,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当时药店的收购价是八分钱一斤,一斤鱼脑石大概在七十颗不到。东沙人认定它是大黄鱼脑袋里珍贵的珍珠,因此孩子们亲切地称它为“黄鱼珍珍”。
晒鲞时“黄鱼珍”不能抠,但掉在地上的可以捡,这是规矩。
翻完鱼鲞已接近十点,因等一会还要替鱼鲞盖枥子,小顽小娘们索性就不回家了,随便找个凉快的地方玩起了游戏。
燕儿拿出一个小沙包和阿珍玩起了“接燕子”。她们找了个台子擦干净,二人各拿出十颗黄鱼珍放在一起,然后“石头、剪刀、布”,划三次谁赢谁先来。阿珍赢了,只见她先把二十颗黄鱼珍一把抓起,撒向台面,黄鱼珍四处散开。然后把沙包(即是燕子)往空中一抛,抬起头二只眼睛滴溜溜地跟着向上看,在燕子上升的霎间,手摸索着把黄鱼珍拢在一起,然后接住接住“燕子”,一下、二下、三下……,把黄鱼珍堆起来,面积小点,便于掌握,差不多的时候,乘燕子还未掉下的一刹那,迅速一把抓起所有黄鱼珍,同时接住燕子。赢了!所有的黄鱼珍都归阿珍所有。如果在这过程中燕子掉下,或在抓紧的时候漏下一颗黄鱼珍,那就输了,轮到燕儿来玩。因为人小手也小,完成这个游戏最后一关,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此往返重复,一直到其中一人输掉口袋里所有的黄鱼珍为止。
“接燕子”是高水平的游戏,需要眼神灵敏,手势敏捷,阿丫做不来,只能和小婉一起弹黄鱼珍。二人共出二十颗,依旧通过“石头、剪刀、布”阿丫先来,她捏住共有的黄鱼珍,撒向台面,一颗颗黄鱼珍四处散开,拣个位置散得很好的二颗,捏住拳头伸出小手指尖在这二颗子中间划一下,向对方表示:我要弹这二颗子了。对准其中一颗子,食指扣住大拇指用力向外弹一下,利用冲击力撞击另一颗子,这种撞击的原理如同打台球。阿丫在二颗被撞过的黄鱼珍中,拣了位置相对偏的一颗,归自己所有,也就是被吃掉了。剩下好位置的,利用角度再弹下一颗。这个游戏有个规则:一是不能弹空,二是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只要相邻的子动一动,就算输掉,转给对方接着玩下去,直到吃光,再重新来过。所以经常听到“动了动了”“没动没动”有趣的争论。
小娘婢们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小顽郎们拿着从隔壁砖瓦厂挖来的瓦泥在荫角落里做着军舰、坦克、大炮……,雕塑着他们心中的梦想。
唯有小黑皮拿着一根长长的竹杆当马骑,来回奔跑着,口中念念有词“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倒底是谁行得那么快,听不清楚。
小黑皮黑黑的皮肤,理着小平头,矮墩墩结实得象极了一条炮弹鱼,游来窜去。冷不丁冲过来,揉翻了燕儿和小婉的黄鱼珍珍阵盘,燕儿和小婉楞了一下,马上醒悟过来,赶紧追着小黑皮装出要打的样子边喊“赔我的黄鱼珍珍!”“赔我的黄鱼珍珍!”眼见跑不过二位女孩,小黑皮只得站停求饶:“我赔!”“我赔!”,从袋角里摸出来,给燕儿五颗,小婉二颗。二女孩满意而归游戏继续。小黑皮暗中窃喜:终于有人搭理他了。
阿丫看不过,走过去对小黑皮说:“你不要吵了,我教你练习气功吧”
小黑皮开心极了说:“怎么练?”
“你深吸口气憋住,一口气把十八埕老酒喝完,中间不要停顿,不要喘气”阿丫逗他说。
“阿丫姐,这十八埕老酒我怎么能喝得下?”小黑皮发愁了。
“别急,阿姐喝给你看”阿丫笑着说:
“七簇扁担稻桶星,
山里有个老寿星,
老酒会喝十八埕
十七埕 十六埕
十五埕 十四埕
十三埕 十二埕
十一埕 十埕
九埕 八埕
七埕 六埕
五埕 四埕
三埕 二埕
一埕 空酒埕,还给王茂兴”
阿丫竟一口气念完,中间没停顿,也没有换气,脸不改色,气不喘。小黑皮露出惊讶的表情,心服口服。
阿丫说:“我已教给你了,你找个角落憋住气,好好去练练,这样气息就长了,会有气功的”
小黑皮找了个荫凉的角落去练气功了……
经过一天的曝晒,大黄鱼鲞已通体干燥,渗进肉里的盐份与大黄鱼本身的油脂一起被析出,结成了黄色的结晶,给大黄鱼裹上了一身黄色的花粉,所以有的人把大黄鱼称为“黄花鱼”。
小顽小娘们经过太阳一天的洗礼,个个脸如红头虾公,两臂象烤熟的鱿鱼,大家尽力争取在太阳下山前,乘着足日头把大黄鱼鲞收进去,一篰又一篰用稻草铺好防潮,否则气温下来,盐花转潮,黄鱼鲞质量会下降。
西边的天空上出现了一片绚丽的火烧云:霞光万道,红色、橙色、黄色……,金色的晚霞照在孩子们的脸上,大家齐声喊道:“夜红天!好半年” “夜红天!好半年”……。
共同祈祷苍天:伏天不下雨,好晒独朝鲞,盐民多收益,百姓好年景。
后记:洋生忙时是大黄鱼的专属时间,从农历四月中开捕至七月中收鲞结束,历时三个月。那时,东沙角市面很繁荣,男女老少齐出动。大人们很忙碌,孩子们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