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为你下着雨,
心却为你打着伞。”
这是杨晨最喜欢的一句泰戈尔的诗,他思索再三,还是鼓起勇气写在了给黎欢的毕业留言册里。
他不知道,这句诗,竟成了自己一生的谶语!
杨晨生长的白庄村,在济宁邹城。村里百十来户,大多山药洋葱为主要经济来源。杨晨的家境在白庄算得上小康了,但没法跟黎欢这种城里姑娘比。他是以高出黎欢这些人近200分的高考成绩进到同一所大学的,这一点他曾有强烈的忿忿与不公。但学习了一个学期后,这种不公与委屈,就消失了。可是来自农村的身份,带给他的自卑却一直都在。这自卑,竟然再好的成绩都无法消除,他才明白,在见识和交际能力的相比之下,成绩真的什么都不是。
于是,杨晨如饥似渴地扎进图书馆,读遍了他高中课文节选过的全部原著。还读到了泰戈尔、纪伯伦以及鲁米等哲人诗作,读了东西方的经典文学,也读了经济大家们的代表著作。杨晨就感到自己活在四白落地儿的土屋里,墙上却像开了一扇七彩的窗。
他每次读到一首爱情诗,都觉得那诗里的爱情主角是在描写黎欢,而那求之不得、相思成疾的另一个,便是自己。他迷恋图书馆,迷恋爱情诗,他的精神彻底将肉体抛在凡尘,竟无人知晓那精神究竟日日何往了。
他见到黎欢这样的女孩子,真像是从画卷上走下来的天使,干干净净,美若天仙。但他也清楚自己无法成为她的恋人,连朋友都谈不上,甚至毕业后,只能勉强称一声同学。这种落差让他立刻想到《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和田晓霞。只是,他觉得又不该有那么邪乎,毕竟也是生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大时代,城乡之间早就没有哪有那么强的阶级差感。何况互联网让世界都变平了,现如今,是个努力付出就有回报,甚至就可能成就精英的时代。
所以,杨晨的四年,自卑与自负纠结地过着。但想归想,却从未跟黎欢有过哪怕一次单独说说话的机会。可他遥望着黎欢和黎欢的生活,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黎欢谈恋爱,黎欢参加学校辩论,黎欢去外企实习,黎欢失恋,黎欢生日,黎欢跟闺蜜闹别扭,黎欢去打台球,黎欢去喝酒,黎欢去购物,他通过一点点用心铺设自己的信息渠道,竟然对黎欢的行踪了如指掌。最离谱的是,他甚至知道黎欢什么日子来大姨妈。
他也说不清楚,为何黎欢这么吸引他,他觉得她穿什么都好看,说什么都好听,做什么都可爱。黎欢就是一个活在自己现实中的文学形象,或者,黎欢就是自己对美好人生的幻想之总和。以至于他眼里心里根本放不下任何女生,包括他的济宁老乡秋艳。他开始给黎欢写诗,给黎欢准备生日礼物,甚至想象她如果有一天,失恋了,离婚了,他恰好经过,恰好给黎欢一个肩膀……
只可惜,这些美梦,他不厌其烦地做了四年,终究是梦。
秋艳却不同,对他百般依恋,百般爱护。好像秋艳给自己一个极为准确的定位,就是成为杨晨的妻子,贤惠,能干,配得上他。所以秋艳为他做了许多恋爱中的女生才会做的事。杨晨又找不到拒绝秋艳的理由,一百个同学来看,他们都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杨晨就将就着、被动地,与秋艳相处着。
毕业后,他跟秋艳双双回到济宁,水到渠成地结了婚,生了子,过上小富即安的平凡日子。
时光慢慢冲淡了他对黎欢的惦记,也渐渐尘封了自己内心那份牵挂,他做梦时终于不再梦到黎欢了。秋艳很能干,家里家外担当地有模有样,没用几年就在济宁市中心买了房,还买了辆BYD的SUV。小家庭的生活滋润又安逸,和谐又踏实。
但老天爷,怎么可能让一个人的生活,就这么平顺?杨晨是读过书的人,他很清楚没有风浪,意味着什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自己和秋艳,既无外债,也没内账,既无外敌,又没家贼,即无艰难,也没矛盾。这日子过得可真是不够真实,但杨晨却没有无聊到自己非要给平安日子找不痛快。只是,他反而渐渐不踏实起来,因为一切,顺得可怕……
未完待续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6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