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制作的第一个标本是一片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银杏叶,但那个时候却是我第一次看到银杏树,我感到特别新奇,我把两片叶子夹在了词典里一直保留至今,已经超过二十年了。后来我又陆续制作过许多其他的标本,但基本上还都是我觉得好看的树叶,尽管我印象里学校有教过如何制作昆虫标本,但我一直没有尝试过。
今天来到林业大学博物馆参观动物标本,无论是新奇感还是实实在在的收获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严格按照品类细分的动物标本,在积累了无数新知识的同时再次深刻的体会到世界的巨大与自我的渺小。
然而,看着看着,也许是一直在飞速运转的大脑有些累了,我开始渐渐地进入了一种恍惚的状态。我似乎开始分不清眼前看到的这些究竟是标本还是真实存在的动物,我似乎看到了它们在奔跑、在吼叫、在攀爬、在翱翔……我甚至有些分不清楚究竟是我在观察标本还是标本在观察我。
人类有灵魂吗?动物们有吗?如果有,会是在四维空间吗?那么此时这些动物们的灵魂会不会在更高的维度观察着我们,我抬起头向着未知望去,未知也在望着我吗?
这些标本如何来的?在给了无数人普及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这些原本鲜活的生命又究竟经历了什么?人类在未来会成为更高级生物们的标本吗?如果真有被制成标本的一天,人类的注释又会是什么呢?
征服也许是人类的本性,但凯撒死得也挺惨的。残忍也似乎是人类的本性,人类不仅对除了人类之外的所有动物们都无比残忍,人类对人类本身更是尤其残忍。人类在自己的历史上发明的各种对付同类的刑具估计可以当做一个学科来研究。既然人类对自己都如此异常的凶狠,那么人类在对待其它物种时完全没有任何的仁慈与怜悯也就不足为奇了。哪怕是现在社会上提出来的各种对其他物种的保护归根结底也是担心生物原始基因的流逝和整体生态平衡的破坏,其初衷还是为了人类自己。
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可以和人类和平共处,那么我想动物们的世界才会真正变得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