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
【一七四】格物为学者用力日可见之地
来教谓「如必以学不资于外求,但当反观、内省以为务,则『正心诚意』四字亦何不尽之有,何必于入门之际,便困以『格物』一段工夫也?」诚然诚然!若语其要,则「修身」二字亦足矣!何必又言「正心」?「正心」二字亦足矣,何必又言「诚意」?「诚意」二字亦足矣,何必又言「致知」,又言「格物」?惟其工夫之详密,而要之只是一事,此所以为「精一」之学,此正不可不思者也。夫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讲习、讨论,未尝非内也;反观、内省,未尝遗外也。夫谓学必资于外求,是以己性为有外也,是「义外」也,用智者也;谓反观、内省为求之于内,是以己性为有内也,是有我也,自私者也;是皆不知性之无内外也。故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此可以知「格物」之学矣。「格物」者,《大学》之实下手处,彻首彻尾,自始学至圣人,只此工夫而已,非但入门之际有此一段也。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其所用力,日可见之地。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故就物而言谓之「格」,就知而言谓之「致」,就意而言谓之「诚」,就心而言谓之「正」。正者,正此也;诚者,诚此也;致者,致此也;格者,格此也;皆所谓穷理以尽性也;天下无性外之理,无性外之物。学之不明,皆由世之儒者认理为外,认物为外,而不知「义外」之说,孟子盖尝辟之,乃至袭陷其内而不觉,岂非亦有似是而难明者欤?不可以不察也!
刘宗周云:“整庵又有答先生书云:‘前三物为物三,后三物为物一,为自相矛盾。要之,物一也,而不能不殼而为两,散而为万。先生之言,自是八面玲珑。”,(《遗编》卷十一《阳明传信录》卷一,页五下至页十上。又见《明儒学案》卷十,页七上。)
捷案:罗书云:“夫谓其格其心之物,格其意之物,格其知之物,其为物也三;谓正其物之心,诚其物之意,致其物之知,其为物也一而已。”(《困知记》卷五附录,页八上。)
[译文]
信中指出:“如果必须强调做学问不需要去心外探求,只是要在心中反省体察,那么‘正心诚意’这四个字还有什么没有说尽的呢?又何必非得在学问的着手处,便用“格物”的功夫来使人困惑呢?”
正是,正是!若讲学问的主宰,“修身”二字已经足够,何必又要讲“正心”呢?“正心”这两个字就足够了,何必又要讲“诚意”呢?“诚意”两个字也就尽够了,何必还要讲“致知”“格物”呢?只是要使做学问的功夫详细而周密,而概括起来只是一件事,如此才是“精一”的学问,这里正是不得不深思的。天理没有内外之分,本性没有内外之别,所以学问也没有内外之别。讲习讨论,未尝不是内;反观内省,未尝就遗弃了外。如果说学习必须到心外去求,这就是把本性分成了内外两部分了,这就是“义外”“用智”;如果说反观内省必须要从内心来求得,就是把本性分成了内外两部分了,就是“有我”“自私”,这两种观点都是不知道性没有内外之分。所以,孔子说:“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中庸》讲:“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由此便可以明白“格物”的学说了。“格物”是《大学》实际下手的地方,从头至尾,自儿童启蒙以至成为圣人,只有这一个功夫,并非仅仅在刚开始学的时候有“格物”的功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都是为了“修身”,而格物,使人所用的功夫每天有能看见之处。所以,“格物”就是清除自己内心的物欲,清除自己思想中的物欲,清除自己认识上的物欲;“正心”就是纠正心中的物欲;“诚意”就是纠正意念中的物欲;“致知”就是纠正认知中的物欲。这哪有内外彼此之分呢?天理唯有一个,就天理的凝聚而言,叫作性,就天理凝聚的主宰而言,就是心,就天理主宰的发动而言,叫作意,从天理发动的明觉上来说就是知,从天理的明觉的感应对象而言,便是物。所以,理就物而言就是格,就知而言说就是致,就意而言就是诚,就心而言就是正。正就是正心;诚就是诚意;致就是致知;格就是格物。都是为了穷理而尽性。天下没有本性之外的理,没有本性之外的物。圣学不昌明,都是因为后世儒生认为理属于内,物属于外,而不知道孟子曾经批评过“义外”的学说,以至于沿袭并陷入错误而不自知,这难道不是也有似是而非而难以明白之处吗?不可不仔细体察!
释疑:
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精于专一,是儒、道、释三家共同追求的境界。心一,就能虚旷;虚旷,就能接纳事物;精一,方能穷尽事事物物之理。虚旷、精一,就是“修身”、“正心”、“诚意”和“格物”。
“格物”是功夫实下手处,之所以有误解,关键是对“致知”的理解。先生认为,致知是致良知,不是去学知识。先致其知,就是先致良知。致知在格物,就是必有事焉,是就具体事在浅近处下手。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阳明先生以“精一”为他的旗帜,“惟精惟一”是符合圣训的。夫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所以学无内外。这是心物一元论的展开,格物的讲求也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我们学习和讨论也不能说不是内,我们反观和内省做自己的功夫也不是放弃外面的事情不管。
《大学》之实下手处,彻首彻尾,从初学到圣人,只有这一个功夫,并非入门之际有此一段,最后学为圣人也是这个功夫。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这些都是为了修身,我们以身体为中心。而“格物”是每天修身,其所用力,在每天可以看见的地方。所以格物不离心、意、知,不在外面,心物一元,即理一而已,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是一回事,不可分为两回事。阳明先生再一次玲珑剔透地把格物和正心诚意的关系,物和性、心、意、知的关系重申了一遍。
批注:
①格物。《大学》经文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冶,而后天下平。”
②精一。参看第二条,注四。
③义外。参看第一三三条,注四。
④用智。参看第一四五条,注十。
⑤崇德。语见《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
⑥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语出《中庸》第二十五章:“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第二十五章)
⑦实。《全书》作“日”。今从施本、俞本改“实”。
⑧参见《朱得之语录》:“董实夫问心即理,心外无理,不能无疑,阳明老师曰:‘道无形体,万象皆是形体;道无显晦,人所见有显晦。以形体言,天地一物也;以显晦言,人心其机也。所谓心即理者,以其充塞氤氲谓之气,以其脉络分明谓之理,以其流行赋畀谓之命,以其禀受一定谓之性,以其物无不由谓之道,以其妙用不测谓之神,以其凝聚谓之精,以其主宰谓之心,以其无妄谓之诚,以其无所倚著谓之中,以其无物可加谓之极,以其屈伸消息往来谓之易,其实则一而已。”,(《明儒学案》卷二十五)
⑨参见《大学问》:“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盖其工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其体之惟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其条理工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固有纤毫不可得而缺焉者。此格致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全书》卷二十六)
⑩辟之。孟子辟告子义外之说,见《孟子·告子篇》第六上,第四章。
净心斋笔录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