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要找一个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那么唐诗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每一个接受过初级教育的人,他的思维里都会有一句唐诗存在,所以说中国人其实是很有情趣的。在幼年的教育里,我们熟读唐诗,也许会有不解,但你心中会存在一种意像,当某一天我们需要感情抒发时,那些曾经积淀在脑海里的东西便会不断涌现,所以我们看到美景会想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看到爱情会想到“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看到历史会想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些在我们脑海里存在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大规模集体爆发,将你的才学显露无疑,所以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古典小说,一旦你深入去了解,总会发现无穷的乐趣。
唐诗起源于什么时候呢?其实这是一个漫长演变的过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最终还是由北周大将军杨坚给统一了,隋朝由此建立,隋朝的生命只有三十年,隋炀帝并不是历史中所说的那样只有残暴,至少当时他也是一个文艺伪青年,两首《春江花月夜》已经超越了很多人;接着唐太宗登场了,李世民不是汉人,可以说他是一个拥有一半鲜卑血统的皇帝,他也爱好文艺,但是就当时而言侧重于总结历史,写景写物的诗也流传了五十多首;贞观后期出现了上官仪,他的出现改变了唐诗哦哦写法,“上官体”由此产生,注重观察景物,以景色变化描写心情,一时间追随者无数;以上所说诗人皆属宫廷之人,离民间较远,因此对广大人民群众起不了什么影响。
于是隐居诗人王绩出现了,一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让人们感受到生活中的诗意。然而在初唐的时候真正表现民间生活的人还不多,只有等到“初唐四杰”从各路不约而至,大唐文风才有改观。“四杰”明确表示: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建的骨气。这是针对“上官体”的弊端而提出的,中国以后长久的文学流派模式,就是如此在推翻和前进中度过的,“四杰”开始不断写诗,或在历史中抒写人生,或抒发自己沉沦下僚的悲愤,或者在离别中抒发自己的抱负,总之他们开始拥有大唐的骨气,开始用长短之句,五七之言如描绘江南,描写塞外。
李治和武则天时期,杜审言【杜甫的爷爷】、李峤、宋之问、沈佺期通过科举受到朝廷重用,四人并称“文章四友”,他们最大的贡献是在诗律方面无意或有意的发现了黏对,每个人都写出了很多可观的符合诗律的五言诗和七言诗,直到武后末期唐代近体诗的声律已经定型。
最能代表唐诗风骨的是陈子昂,陈子昂是个富二代,因此任侠使气,不平而发,考了两次科举,第二次才上榜成进士,曾受武后赏识在宫廷里做过一段时间官,也曾秣马沙漠,追击契丹,后因多说话被降职,很愤怒的回家了,回家后被当地县令诬陷,不能忍,下狱去世。陈子昂的诗歌表现出复古的倾向,提倡恢复古诗的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这与当时流行的馆阁体又是截然不同的,他写了38首《感遇》,一部分写自己的侠肝义胆,下路分写自己抱负不能实现的悲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这种心情的最佳代表。后来他总结出一种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这种提倡对于当时的诗风变革有推动作用,他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他想用风雅的讽刺力量和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结合起来,寄托济世呢理想和人生意气。他对风骨的要求对于唐诗的发展有关键意义。
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唐诗在题材范围、写景技巧,声律的完善,风骨的形成方面都已经为后来的大繁荣奠定了基础。而在诗歌的意境上,张若虚与刘希夷又建奇功!
张若虚是盛唐之际的一位诗人,与陈子昂同一个时代,生平不详,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优美的意境,诗情画意的融合,将时空、生命、人生相结合,构建了属于中国特色的中国味道。与此相似的意境还有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此诗有一种对生命意识的醒悟,周而复始的青春准瞬即逝让人无限的哀愁,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婉转之情,通过对盛世美颜的少年和白发如鹤的老翁的对比愈发强烈,创造出韵味无穷的诗境。
张若虚和刘希夷在诗歌意境上取得的进步,让此后的唐诗大多充满画面感,诗情画意的结合浓烈的纯美画风,表现了唐诗意境已经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歌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