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分裂
《布拉格的学生》是传统的双重自体故事的电影版本。在传统的双重自体故事中,双重自体是通过两个人物来表达的,且每个人物代表了分裂的一个层面。在有关分裂的更为现代的电影中,好与坏的分割更多是心理层面而不是身体层面来描述的。
到现在为止,与任何一部电影相比,《绿野仙踪》包含好与坏的信息更为深刻和尖锐。
桃乐丝顺着黄砖路一路起来遇到的人物都不是仅凭她的想像而虚构出来的人物。它们是她内心世界的一部分。若仔细审视它们,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物都代表了一种“坏”的部分,这种“坏”是桃乐丝或者是说大多数孩子都想要克服的。
儿童都想变得更聪明,都想变得勇敢,都想能够去感受。觉得自己很愚蠢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感受的儿童,认为自己是胆小鬼的儿童,都不可避免地会感到自己是坏的并且是令人不满意的。在去绿宝石城的路上,与其说是桃乐丝在帮助稻草人、锡人和狮子以及与他们的缺陷共处,倒不如说桃乐丝实际上试图是与自己的缺陷共处。
如果要克服自己的缺点,必须在自己内心去寻找,坏的根源并非在外面,而是在内心。如果生活要继续,人们必须处理这些问题。最后桃乐丝获得的胜利是自己战胜自己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