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社会责任的三个层次:拳头产品、权威专家、梦想化身
华杉老师讲道:“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是为社会解决问题的方案,华与华把它分解成三个层面:①拳头产品、②权威专家、③梦想化身。在你所在的行业和市场,你也可以从拳头产品、权威专家、梦想化身这三个价值层次,去建构你的企业社会价值。比如,360要做互联网安全的专家,要成为互联网安全的梦想化身,它的拳头产品,就是互联网安全服务。360的业务组合就是互联网安全的全面解决方案。360要承担互联网安全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探索的责任,所以360要召开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这个大会不带来收入,但这是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价值所在。这个社会责任不仅是360的义务,也是它的业务。”
上一节学到,企业社会责任=经营使命=企业战略,企业社会责任和经营使命是「锁定」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企业战略就是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这一节让我看到,企业社会责任具体从这拳头产品、权威专家、梦想化身这三个方面体现。
华杉老师讲道:“「拳头产品」就是你最能给大家解决问题的几个产品。这个拳头产品,既是企业的拳头,也是社会的拳头,因为它代表了企业能生产的最好的东西,也代表这个社会能拥有的最好的产品。你的生产力是先进的,你就不会被淘汰;你的生产力落后了,就必然被淘汰。所以,制定战略,就要确立在哪个领域,我们如何能够持续地保持先进的生产力。把产品放在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战略的第一条,因为产品是企业的根本。可以说,企业即产品。”
「拳头产品」有两个测试方式,一是向内部员工、销售提问公司的拳头产品是什么,二是向外部的消费者提问,消费者认为这个品牌的拳头产品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或是没有统一的回复,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状态,因为这反应出的是企业并没有良性健康的发展。没有拳头产品意味着企业没有代表行业先进生产力的东西,其次消费者还未建立起对品牌的信任。
华杉老师讲道:“为什么要做专家呢?因为希望消费者有什么事能听我的,认我是专家。权威专家我们再换一个词——首席知识官。首席知识官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呢?为社会承担知识储存和知识探索的责任和使命。知识储存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关于这方面的知识都在你这里,想知道这方面的知识只能来找你。华与华方法说的:养成社会对我们的习惯性知识依赖。这就是巨大的战略和营销优势。如果人们在知识上依赖你,就必然在产品上信赖你。你提供的产品和资讯是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咨询不是为我们的产品为中心的,而是以顾客为中心的。产品是顾客需要的产品,资讯是顾客需要的资讯。咨询是免费的,但却是产品成交的关键。所以,我们提供资讯、咨询的同时,也看着和我们销售的产品同等重要的产品。”
我在这里理解了消费者本能地信赖「专家」的原因,因为『专家』是有知识的沉淀和积累的,专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知识的外显。企业要成为权威专家,在经营层面要做两个具体的动作:①知识储存,②知识探索。其次,在销售人员的培训上,要以培训「顾问」的形式培训他们。
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并不仅仅来自于「产品」本身,更多的是对品牌整体的感知和认识。销售产品只是提供咨询服务的结果。
华杉老师讲道:“每个企业都要学会提供咨询产品给顾客,虽然这些咨询产品不能直接实现回款,但却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战略产品,是留住顾客、扩大生意的法宝。人们常说顾客的黏性,产品体验是一个黏性,知识依赖是更广泛更深刻的黏性。”
知识依赖是品牌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关键。但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很难的,大多数做产品的企业,愿意搞生产,不愿意搞学术,更不愿意做知识的科普,因为这对于生产和销售并没有直接的帮助,而且还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做这件事,会本能的计算投入产出比。是否进行知识投入是区分受尊敬的企业和普通企业最大的区别。
华杉老师讲道:“每一个品牌、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梦工厂,一流的企业都代表了人类在某一方面追求的梦想,承载了人类梦想的企业就是全球首席企业。”
关于「梦想化身」,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听雷总讲解小米造车的年度演讲,造车至少代表了小米工程师们的梦想。
二、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是永续经营,100年后还在
华杉老师讲道:“百年的本质是生存,是传承,100年后企业还活着,永不出局,代代相传,才是企业的最高境界。我们来谈谈增长、发展、生存三个层次。增长大家好理解,今年比去年赚得多。发展什么?增长是增长出金钱;发展是发展出能力,不断发展出未来的生存能力。企业生存发展最本质的认识——今天的一切都是过去做对了事带来的,如果今天没有对未来做对事,明天就会失去生存能力。这也是因果导向的思考。比发展更高层次的是什么呢?是生存。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叫作永续经营,就是永远生存下去,永不出局。怎么能够永不出局?中国俗话讲手里有牌好入局,你就要不断地发展出新的牌来,要永不出局就是要做到永远对这个社会有价值,这个社会才不会抛弃你,你永远要思考下一年、下五年、下十年我的拳头产品、权威专家和梦想化身。”
这一节让我对「增长」『发展』「生存」有了新的认识。我发现,之前对这三个层次的理解是颠倒的,企业一直活着反倒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怎么才能一直活着?一直发展才能一直活着。发展出的是企业的生存能力,是企业跟随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地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价值。发展的动力是自驱的,而非被迫的,是企业自身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肩负企业使命的成果。
这里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当下的一切是「过去」做对了事带来的结果,如果对当下不满意,就意味着过去一定做错了事。而今天所做的一切影响的是未来,是在构建未来生存的能力。我之前会陷入思维的陷阱里,认为想要得到即时反馈,当下的付出当下就想有回报,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下所做的一切并不在当下兑现,而是在未来。
三、企业经营,要因果导向,不要结果导向
华杉老师讲道:“企业社会责任导向的方法是一种因果导向的方法。可以说,华与华方法就是因果导向的方法,本书对所有问题的研究,都是因果的研究,有果必有因,有因才有果。结果导向倾向于要求别人,因果导向更关注于检讨自己。经营如人生,人生就是不断地埋下伏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生道理,同样适用于企业。结果导向,就会拔苗助长。因果导向,就是必有事焉,勿忘勿助。”
再次读到这里,我理解了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的原因。自己过去接受到的价值观更多的是「结果导向」的、拔苗助长的,其实我从来没有体会过扎扎实实把一件事做实后的收获和整个过程的感受。永远都像个陀螺一样急迫地旋转,从一个阶段赶去下一个阶段,但是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开始,也没想过能不能先不进入新的阶段,能不能晚几天再走。人有不甘于落后的本能,这本质受竞争思维的影响,不甘于落后的仍是一种比较的心理,而不是专注于自己。
四、企业如何基业长青?
华杉老师讲道:“我们孜孜以求答案,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找到问题。当我们找到问题,我们会发现——问题就是答案。一个好问题的价值是巨大的,企业如何基业长青?《基业长青》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假若我们不幸消失,社会是否会因此若有所失?这面镜子,就照出自己的社会价值。”
之前会觉得这样的提问太现实了,仿佛没有价值在社会上无法生存,活着没有意义一般。我今天才渐渐明白,价值不来自于对价值的追求,价值是解决社会问题带来的『结果』。这还是上一节的因果导向的思维方式。
当一个人、一个企业,发现了社会中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将此作为自己的责任、志向和使命,那么所有的行动、动力都是围绕着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带来解决方案展开,而非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