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三十年前吧,我读的《红楼梦》,当时读书都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像红楼梦的许多地方我感觉都是模模糊糊,原因:
一是文体所限,虽能读过去,但终不如现代白话小说好理解。
二是那时还年轻,许多封建章法不太清楚,人情事理上总有些地方觉得别别扭扭。
三是人物太多,汇乱。记得当时读小说时,还用纸在一边记录,像写家谱一样分清人物。
总之是囫囵吞枣,认识了皮毛,也属于蜻蜓点水,理解的并不透彻。
现在终于有了大把的时间,有了娴静的心情,又有了博学多识的引路人,才得以重上红楼,走进几百年前的那个封建大家庭,以这个封建大家庭的荣辱变换,来了解大清的社会状况。
红学大家马瑞芳遍读明清小说,古籍书典,现七十多岁,从书中就能听出,研究红楼已五十多年。从曹雪芹下笔开始,领听众再历一次红楼大梦,逐章逐句的讲解评论,我们不但看到了红男绿女的真挚爱情,贵族家庭的兴衰存亡,更让我们在曹雪芹细腻缜密的行文笔法中,领略了园林奇景,芳茗钟鼎,更清楚了人情世故,世间百态。
更为难得的是,马老师还联系曹雪芹的家史,把小说放在历史大背景中去理解,去品读。同时又阐述了许多曹雪芹的写作技巧,比如铺垫,预言,对比,语言,神话等。又偶尔讲解些小说的欣赏方法,马老师本人写小说,就更能带领我们从曹雪芹写作的出发点欣赏名著。
马瑞芳老师的品读,通俗易懂,条理分明。合情合理的逻辑,简洁通俗的语言,多少个人物多少张面孔活生生现无于眼前,真有驱走浮云见天日的感觉。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重读经典,
于理:开阔眼界,提高修养。
于心:慧情灵性,宁静致远。
谢谢了!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