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红楼

大概三十年前吧,我读的《红楼梦》,当时读书都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像红楼梦的许多地方我感觉都是模模糊糊,原因:

一是文体所限,虽能读过去,但终不如现代白话小说好理解。

二是那时还年轻,许多封建章法不太清楚,人情事理上总有些地方觉得别别扭扭。

三是人物太多,汇乱。记得当时读小说时,还用纸在一边记录,像写家谱一样分清人物。

总之是囫囵吞枣,认识了皮毛,也属于蜻蜓点水,理解的并不透彻。

现在终于有了大把的时间,有了娴静的心情,又有了博学多识的引路人,才得以重上红楼,走进几百年前的那个封建大家庭,以这个封建大家庭的荣辱变换,来了解大清的社会状况。

红学大家马瑞芳遍读明清小说,古籍书典,现七十多岁,从书中就能听出,研究红楼已五十多年。从曹雪芹下笔开始,领听众再历一次红楼大梦,逐章逐句的讲解评论,我们不但看到了红男绿女的真挚爱情,贵族家庭的兴衰存亡,更让我们在曹雪芹细腻缜密的行文笔法中,领略了园林奇景,芳茗钟鼎,更清楚了人情世故,世间百态。

更为难得的是,马老师还联系曹雪芹的家史,把小说放在历史大背景中去理解,去品读。同时又阐述了许多曹雪芹的写作技巧,比如铺垫,预言,对比,语言,神话等。又偶尔讲解些小说的欣赏方法,马老师本人写小说,就更能带领我们从曹雪芹写作的出发点欣赏名著。

马瑞芳老师的品读,通俗易懂,条理分明。合情合理的逻辑,简洁通俗的语言,多少个人物多少张面孔活生生现无于眼前,真有驱走浮云见天日的感觉。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重读经典,

于理:开阔眼界,提高修养。

于心:慧情灵性,宁静致远。

谢谢了!马老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重上红楼,凭谁问、徐娘尚否怀柔。一瓢老酒,难尽往事风流。怅望阑前明月夜,伤吟柳上凤钗头。忆何休。霜枫劲舞,...
    刘小地阅读 1,387评论 16 90
  • 收来竹露硏新墨, 融入梅香恋旧情, 闲住书院才一日, 明月几番照晚松。 镜里朱颜多华发, 网上尽涌时代风, 今晚岳...
    云逸1108阅读 137评论 0 0
  • 迷迷糊糊睡了不到三个小时的雅月,一大早就被院里老榆树上叽叽喳喳的野雀儿吵醒。两眼发湿睁不开浑身发困,揉一揉太阳穴拖...
    3d23720a8a75草田阅读 764评论 13 10
  • 三世臻阅读 67评论 0 0
  • 我养过一只泰迪狗,一个星期,名字很奇怪,叫no no。逢人就说是Yes or no的no。这只狗是我妈朋友的狗,见...
    蜗牛爬行者阅读 23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