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格物】法
《大学》中,集中阐述了很多儒家修行方法,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等。
今天解析一下【格物】这种修行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了这样一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的修行方法,其根本始终不离于【心】,用功也是从【心】上用功,然后以此为根本,再扩展到语言和行为以及生活日用。
【格物】这种方法也不例外。如果将【格物】变成了心外求法,那就是“道不远人,而人自远道”了。
所以,格物的【物】并非心外之物,而是映现在心中之物。
物,与心相对,是心的对境。而除了心的本体之外,一切都是心的对境,都属于【物】的范围。
以视角学的视角观照之,则【心】相当于【视角】,而【物】则相当于【视界】和【世界】。
一切【视界】、【世界】都映现在【视角】之中,没有任何一物在视角之外。只有从这样的角度,才能深刻理解【格物】之【物】的本质。
那么【格物】之【格】呢?在实际修行实践中,【格】有多重含义:
1、感格。
何为感格?感于此而达于彼。具体而言包括两个个方面,即感于心而达于物,和感于物而达于心。这两个方面相结合,才是完整的感格过程,也即【格物】的过程。
在此【感格】过程中,其要点为,物为心中物,感物不离感心,格物不离格心,心物一体,心物无分,物化于心,心化于物,而不离道之本体,是为格物之道也。
2、穷究。
穷究【物】之本质、本性、真相、真性,是为格也。注意,如果此穷究之法脱离了【心中物】而变成了【心外物】,那么这种穷究就不再是一种修行方法,而成了一种客观认知活动,如科学研究。
格物的目的是为了修心,格物的过程同时也是修心的过程。所以格物修行始终不离于心。而且在笔者看来,在这种【穷究】中,穷究【心物关系】是格物的重要内容。格物的过程,就是深刻认识心物关系的过程,在对这种关系的深刻洞见中了悟物的本质、本性以及心的本质、本性,这才是真正的格物。
对于这种关系,其实说白了也非常简单,即一切物皆是【心中物】,【物】在心中,【心】是【物】的主宰,【物】是【心】的显现。【心】遍及一切【物】,同时超越一切【物】。
对于心物关系,用视角学语言表述更容易理解。心,即是视角。物,即是视界和世界。格物,就是通过对视角与视界、世界之关系的深入观照,了悟到所有一切【世界】都是呈现在【视角】中的【视界】。视角一变,视界和世界就变了。没有任何世界可以脱离视角而单独存在。因为【世界】如何,取决于生命的认识(视角),认识不同,世界亦不同。
注意,我们这里讲的【格物】是一种修行方法,而不是科学研究方法,所以,既然是谈修行,就不要将修行与科学研究混同起来,不要说你这里说的“格物”是一种“唯心主义”。修行,修行的就是心,当然要以【心】为根本进行修行,如果修心不以心为主,而以物为主,心就会变成物的奴隶,而非主人。而且,在深入地领悟了心物关系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心与物在本源上并无截然之区分,而是本自一体,此本体本自含摄了心与物的全部,即心即物,非心非物,无以名之,古人假名曰:道。
格物的最终目的,即是悟【道】——了悟生命的本体其实是超越了心物之分的“道”。这时就会发现,【心】是道的体现,【物】也是道的体现。而心与物对于【道】而言,只是不同的视角而已。从“内视角“而言,即名为【心】。从“外视角”而言,即名为【物】。若内外通透,则心达于物,物达于心,心为物之主,物为心之用,心为道心,物为道器,物载道,心传道,心物皆为道之妙用、妙化、妙显也。如是,格物之格,尽矣。
3、革除。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格式化”。当一部电脑的硬盘被“格式化”后,就成了一部“新”电脑。这时,格物的物,就代表了物欲、物累、障碍、习气等需要从生命中清除掉的东西。而这一点对于修行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前面的【感格】和【穷究】是【理上修】,而这里的【革除】则是【事上修】。通过感格和穷究之后,【道】之“理”就明了,此“理”被儒家称之为“天理”。道理上明白了“天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让此“天理”时时刻刻贯穿于我们的生命,但是有些东西却是阻碍此天理流行的障碍,是什么呢?人欲。人欲,即是物欲、物累、习气等。所以宋代的理学家们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乃至到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了“存天理,灭人欲”。任何一种好的思想,都需要遵循“中庸之道”,一旦极端化,就会产生弊端。特别是对于生命的修行,必须是一种由内外发的自我生命实践,而不是一种来自外力的强迫和约束。但是一种文化一旦成为人类主流文化,就必然会形成社会化的力量,反过来作用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这时,就更需要保持文化的鲜活性,时时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而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刻板固化,否则就会成了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障碍。
革除意义上的格物,亦可以解作“但尽凡心,莫求圣解”——“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而在超级视角的训练中,革除即是格旧,即革除原有陈旧的视角。同时进行布新,即树立新的视角——超级视角。除旧与布新同时进行,而且以布新为主,布新的同时,自然也就除旧了。这时的【格物】就有了全新的内涵——革故鼎新。
对于超级视角的训练而言,时时学习、听闻、实践超级视角的智慧,致力于安住于超级视角,并以超级视角的智慧应对一切,即是最好的【格物】修行。这时,所有一切物,皆是超级视角观照下的物,而超级视角本自超越于物,不染于物,一切物皆可为超级视角之所用,用而无执。
4、开创。
开创什么?开创新心、开创新物。古人曰“天工开物”,又曰“开物成务”。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在完成了【感格】【穷究】【革除】之后,还需要【开创】——开拓创新,才能使【格物】之修行达于“至善”。
开创新心,即是开创新的视角、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的文明。
开创新物,即是开创新的视界、新的事物、新的世界。
如何开拓创新?一切不离视角,打开新视角、拓展新视角、创造新视角,就可以打开新世界、拓展新世界、创造新视角。一切创新,从视角开始。
在《大学》中,【感格】【穷究】【革除】都可以归之于【明明德】,而【开创】则可归之于【亲民】、【新民】。只有这两方面都达到了圆满,才是儒家修行至善之境界。
对于此【开创】的过程,笔者名之曰【自新之道】。
自新之道,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返本归根、革故鼎新】,另一方面是【继承、蕴育、发展、创新】。前一方面侧重于【心】同时达于【物】,后一方面侧重于【物】同时达于【心】。前面说的【感格】和【穷究】,相当于【返本归根】的修行,【革除】和【开创】则相当于【革故鼎新】的修行。而所有的学习、修行、实践,同时也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蕴育、发展、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首先发生在我们生命的内部,然后逐渐外化为我们的语言、行为以及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
将以上四个方面统合起来,一以贯之,而以超级视角为主体,为本体,为核心,进行学习、训练和实践,即是超级视角之【格物】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