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观复
对于观复,《道德经》原文如是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 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
复,即循环往复,代表了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
观复,即是通过对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过程的观照,体悟和掌握其内在的规律。
通过这段话,可以明显感觉到,这里所说的观复,观照的对象主要是指生命内在的现象变化——即内心的状态。
要观复,首先有个前提条件,即“致虚极,守静笃”,只有在虚极静笃的状态下,才能实现老子这里所说的观复——通过观复而明白大道。
前文对于“致虚极,守静笃”已经解析过了,所以不再赘述,这里重点解析观复的过程。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万物并作,即在虚极静笃的状态下,清晰地感知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呈现在觉知中,万象纷呈。注意,这时注意力不能被纷呈的万象牵走了,而是要继续虚极静笃,然后“吾以观复”。
这里,最重要的是生起观照。仅仅虚极静笃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在此基础上生起观照才可以。观照万物并作,观照万象变化,观照其非常细微的变化细节,同时守住观照本身——观而照之,既不舍弃,也不陷入。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只要持续观照,就会发现,不管万物如何纷纭变化,但只要自心不乱,保持虚极静笃的状态,保持静静地观照,那么就必定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纷纭的现象,慢慢地就会复归其根。
根是什么?根就是生起各种现象的地方,同时也是各种现象回归的地方。
在虚极静笃的状态下,观照内心各种现象的生起和消散,就会发现,它们从“无”中来,然后又回归于“无”中去。或者也可以说,它们从“空”中来,然后又回归于“空”中去。或者还可以是,它们从“静”中来,然后又回归于“静”中去。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所谓的“无”、“空”、“静”,指的都是心灵的基础状态——没有任何现象发生时的宁静状态。同时又由于心灵没有任何形象、形体,所以这个宁静的心灵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类似于虚空的“空”和“无”的状态。但真的是完全的“空”和“无”吗?非也!不要忘了,“观”还在呢!观,犹如一道光,在照着这所有的一切,包括纷纭的万象,也保留万象消失后的“空”、“无”、“静”。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归根曰静。纷繁的万象消失之后,心灵又回到了最自然本朴的状态,这时的心是非常宁静的。
注意,在观照时要深深地体会这种宁静,要观照和体会这种宁静的“不动性”。只要深入地观照和体会,最终就会发现这种宁静是不动不摇的,它始终都是宁静的。
静曰复命。当深入地照见这宁静的“不动性”时,生命内在的“不动不摇”的“命”就“恢复”了。为了更加深入地体会这一点,可以进一步去观照这不动的宁静,看看它有没有生灭?有没有来去?有没有增减?有没有内外?有没有时间?有没有空间?有没有实体?
注意,虽然我们说观照的是宁静,但其实我们观照的是心灵的本体以及心灵本体的状态和性质。宁静只是心灵本体的其中一种性质,而非全部。
所以在观照中,要通过对宁静的观照,深入到对心灵本体的体悟上。所谓的“命”即是存在的时间长短。心中各种现象变化是非常快的,其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比如念头,是生的同时也就灭掉了,即生即灭,犹如闪电。而当所有的现象都归根之后,能够产生各种现象的“根”,却犹如宁静的大海,无边无际,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增无减,无动无摇。
在虚极静笃的状态下,在万物归根的状态下,对于宁静的心灵之海的观照是非常清晰的,很容易就能够看清楚心灵之海的这些性质。
心灵之海,从形体上而言,没有任何实体、实质,就像虚空一样,但这心灵的虚空却并不是真正的虚空,而是可以生起万象、万法的宝藏,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却又蕴含着无穷的可能性,一切万法、万象,皆可从此根源出生起。只是此时此刻,一切都安静了下来,一切都回到了本源之中。也只有在这种的情况下,我们才有机会通过观照而看清自己生命的本来面目——无形无相,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动无摇,无增无减,无内无外,无边无际……
这就是我们的真生命,没有生死,没有生灭,永远宁静、鲜活、灵动……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人类一直在寻找永恒,但整个宇宙间所有的一切都在快速地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够永恒。包括我们的身体,也只是短暂的存在,来于尘土,最终也必将归于尘土。
但老子却以他无比深邃的慧眼,照见了深藏在生命中的真生命,然后把如何照见真生命的方法无私地分享给了所有追求生命永恒的人。当我们按照老子分享的方法照见自己生命中的真生命时,就找到了永恒——复命曰常。
常,即恒常之意。回归于生命的本源,安住于生命的本体,守住生命的根本,不被纷繁的现象所欺骗,念念复归于宁静的生命本体,就可与永恒合一。
彻底看清了生命的真面目,彻底看清了心灵的真面目,彻底看清了生命本体的真相、真性,彻底看清了生命本体的永恒性,就再也不会被生死无常的表象所欺骗,始终安详、安宁、自在、自由。这就是生命本体性的智慧与光明——知常曰明。
有了这种智慧,就不会再把身体当成真正的自己,也不会再把心中无常生灭的情绪、思想、念头、感受当成自己,包括平时我们最念念不忘的“我”,也只是宁静的心灵之海上念念生灭的水泡,了无实质,了不可得。
当见到了宁静的本心之后,平时就要训练自己安住在宁静的本心之中,以本心的智慧来观照一切。不管万象如何纷繁,只要保持静静地观照,纷纭的万象就会纷纷消散,复归于宁静的本心。这即是平时的“观复”训练。
不知常,妄作凶。
如果见不到宁静的本心,也不懂得以“观复”的方法去应对万象,那么就必定会迷失在万象之中。这时,人就会被自己的欲望和习气主宰,没有敬畏之心,甚至失去做人的底线,肆意妄为,其命运必然非常凶险。就算为人善良,也会被生死轮回的幻相所困,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脱。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找到了生命中的永恒,明白了生命的真相,就会生起真正的包容之心——所有的生命,其本来的样子与自己见到的本心没有任何区别,但大部分的生命却都活在被表层假象欺骗了的迷惑状态,因此其思想、语言、行为都不可避免地被此假象所奴役,一直活在颠倒梦想之中,对于这样的生命又怎么能去与他计较呢?怎么能不去包容他呢?
有着这样的包容之心,也就有了一种真正的公心——不再总是考虑自我利益,因为“自我”已经被打碎了,被破除了,这时才能真正做到以所有生命全体的利益为出发点,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公心。
有了这样的公心,其德行就会逐渐地健全、饱满。
德行健全饱满了之后,生命就会回归于自然本朴的状态,既有着深邃的智慧、豁达的品格、健全的心灵,又朴实无华,朴素自然。其生命自然地合于天地大道,能够得到天地大道无穷无尽的滋养,其生命与道合一,超越时空,即使物质性的身体终将毁坏,但其已经与道合一的精神生命却永远不朽,与道常存。
这就是《道德经》中“观复”的修行方法以及其可以达到的效果。
在“观复”修行中,虚极静笃是基础,然后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观复”。
以视角学的视角来看的话,“观复”这一方法中深含着超级视角的智慧。这里补充一句,老子在撰写《道德经》的时候,其所秉持的根本视角即是超级视角——在《道德经》中称之为“道”,即以“道”为本的本体性视角。所以《道德经》的每一章,都可以看作是基于超级视角这一根本视角的“分视角”,不管“分视角”具体是什么,但其本体性的视角始终是不变的。所有的“分视角”仅仅是引导人们契入“道”之本体视角的阶梯和桥梁。所以这些“分视角”其一头连着人们可以理解、可以读懂的一面,而另一头则连着超越一切名相与语言的本体性视角——“道”。“观复”即是这种“分视角”之一。
观复,从观万象开始,慢慢地转变为观“归于其根”,然后再观“归根曰静”,然后再观“静曰复命”,然后再观“复命曰常”,然后再观“知常曰明”。因此虽然名曰“观复”,但其在观照的过程中,观照的视角再不断地深入——同时也在不断地超越原有的视角,直到最终与“道”的视角冥然合一。
所以“观复”,其实真正的秘密在于“复观”——复归于“道”的视角。
视角决定了视界与世界,视角不同,视界与世界即不同。当人们的视角通过“观复”而契入“道”的视角时,对于人的生命而言,“道”的视角就被“打开”了——这是真正的“明”,从此“道”的智慧在生命中显明了出来。
这一过程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就是通过视角的不断深化、不断超越来实现的。表面上看,是“视界”在不断变化,但本质上是视角在不断变化。是视角的不断深化——不断向本体性视角转变,带动了“视界”的变化。而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本体性视角的“自明”——将本体性视角的某些特性清晰明了地呈现在本体性视角中,从而是本体性视角的真相、真性得以自明、得以确立、得以确定、而且再无疑惑。
所以,老子真的是一位视角学大师,以超绝的视角轻松地搭建了一个个适用于不同人群的阶梯,以便人们沿着自己喜欢的阶梯而达到“道”的“光明顶”。
借此机会,向老子表达无限的敬意!感恩老子,礼敬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