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常惺惺
“常惺惺”本为禅宗中的心性智慧训练方法,后来儒家“借用”到了儒家心性智慧训练中,并作为“主敬”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后来更成为“主敬”修行的核心内容,直至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心性修养工夫。
常惺惺,常,是经常之意,惺则同时涵括了多种含义,包括清醒、戒慎、敬畏、警觉、警醒、省察、提醒、唤醒、静思、静观、静觉等。惺惺,则是对“惺”这个状态本身的惺,所以称为惺惺。
为什么“惺”会有这么多的含义呢?这是因为在非常细微的状态下,心随时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种“微调”,以保持其“正”(正心)、其“诚”(诚意)、其“敬”、其“忠”、其“信”——一句话,保持其“仁”。一旦有偏离的倾向就立刻进行调整,使其复归于“仁”。由于偏离倾向的程度不同,所以调整的力度也有所不同,由此也就使得“常惺惺”这种修心功夫具有了诸多非常细微的内涵。
以视角学的视角来看,“常惺惺”至少包括了三个层次的视角:
●对“心”的观照与调整:这时,“惺”为视角,“心”为“视界”。“心”之状态的具体呈现为“世界”。当“心”的状态有细微变化时,要及时警觉,及时调整。
●对“惺”的观照与调整:这时,以“惺惺”为“视角”,以上面所说的“惺”为“视界”,“惺”之状态的具体呈现为“世界”。当“惺”的状态有细微变化时,要及时警觉,及时调整。
●对“惺惺”的观照与调整:这时,以“常惺惺”为“视角”,以“惺惺”为“视界”,“惺惺”之状态的具体呈现为“世界”。当“惺惺”的状态有细微变化时,要及时警觉,及时调整。
上面这三个层次的视角,对于修行者而言,是同时存在的,是“叠加”在一起的。同时也代表了“常惺惺”心性智慧训练的三个层次:初级(惺)、中级(惺惺)、高级(常惺惺)。
实际训练中,可以从“惺”开始,“惺”熟练了之后,再训练“惺惺”,“惺惺”熟练了之后,再训练“常惺惺”,直到“常惺惺”也非常熟练,习惯成自然为止。那时,即使不再刻意地训练,也能自然地处在“常惺惺”的状态中。
需要注意的是,“常惺惺”作为一种训练方法,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对修行目标的不同追求将决定着这种方法训练的最终方向。儒家可用之求仁以成仁,道家可用之求道以成道,佛家可用之求佛以成佛。
在视角学中,则可用于生命视角之训练,最终开显超级视角、妙用超级视角。当超级视角在生命中显发、显明出来后,就可以安住在超级视角之中,以超级视角的智慧观照一切、应对一切,应而无执,始终保持超级视角之智慧觉照,如有偏离,则及时警觉,及时调整。此即为视角学训练之“常惺惺”法。且此法不限于超级视角训练阶段,而是可以贯彻视角学实践训练的全程——观照世界、观照视界、观照视角、观照心、观照超级视角,皆可用此“常惺惺”法,而且有了此法的“保驾护航”,就会一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至于走错路,从而使实践训练更加深入、高效。另,即使您修的是其他家的某种修法,也同样可以将“常惺惺”法融入到您的修行中,这只会对您的修行有所助益而无任何损害。所以特别推荐朋友们多关注一下此方法,如果能亲自实践一下就更好了。
在应用此法时,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惺惺”之“度”的把握。特别是在进入心灵本体层面的训练后,更是如此。比如,在安住真心的训练中,“惺惺”也被称为警觉,如果警觉的力度过大,就会导致妄念生起,如果警觉的力度太小,就会导致陷入昏沉。这时,就需要通过实践训练慢慢地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点——放松与警觉最佳平衡。既不能太放松,也不能太紧张,而是要找到一种能保持“常惺惺”状态的平衡点,既没有妄念生起,又觉知清明,不昏沉。这就需要修行者自己在实际训练中慢慢摸索,慢慢体会,慢慢调整,直到找到最佳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