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的上海,原本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可因为一条“三个月婴儿训练趴睡身亡,妈妈却在群里全程死亡直播”,我却感觉周遭都暗沉沉的,看着身旁熟睡的儿子,他也只有101天,与小女婴差不多大小,小小的她在死前哭得该有多么绝望,平时儿子小嘴一撇,我的心就难受得揪起来,此时此刻,也不想批判谁,只觉得从这位可怜又可恨的妈妈身上让我看到,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多么得重要。
从上面的聊天记录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妈妈看到女儿哭泣时,首先不是自己跑过去看看,而是把视频发到群里,然后寻求别人的意见。
小婴儿不会说话表达,当有需求时只能通过大哭寻求父母的帮助,这不是常识吗?寻求别人的意见,别人又不是孩子的父亲、母亲,会真心对孩子好吗?但凡那位妈妈明白这两点,或许也会果断退群,在孩子发出第一声啼哭时,就果断跑到她身边,抱起来抚慰一番。
可惜他们有,在我看来,她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一两天的事,需要父母从小去培养。
尊重孩子的为什么
小孩子从会咿咿呀呀时,真的是“为什么”满天飞,当他问起时,父母不是严厉呵斥:“哪来那么多为什么”,而是耐心地解答,即使自己不会,与孩子一起去探讨不也是一种快乐吗?
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为什么是有意义的,从而更愿意去探索、去思考。
三思而后语、三思而后行
活久了,我们总会发现身边人说话经常会这样:“这绝对是这样的;这不肯定的嘛!”每当听别人说此话,我都会半信半疑,自己去查权威资料。比如,我在科学育儿路上遇见了公公婆婆的封建迷信育儿,真的是育儿路上的绊脚石,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婆婆说:“孩子脸上长湿疹,我们那时候都用母乳在孩子脸上洗洗”,我不会立马照办,而是去网上咨询医生湿疹的治疗方法,原来母乳会渍皮肤,加剧湿疹。
如果我什么都听别人的,孩子估计遭罪也不少。
当孩子对某一件事发表结论时,我们应该反过来问问他为什么?如果他支支吾吾,纯粹臆测,就应该纠正他,要让他学会说出来的结论有理有据,告诉他要三思而后行,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读书
游戏只是一种劳累时的消遣,但现在的小孩子手机、Ipad不离手地看动画片、打游戏,这种直接的感官刺激,真的让孩子学到了什么吗?
恐怕少之又少。
若想让孩子做一个有自己的想法,那就让他多读读书吧,书籍才是那个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之源,通过书籍的熏陶,孩子才会沉下来思考,才不轻易被他人言语所蛊惑,而是遇事积极地去找科学的理论依据。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孩子从呱呱坠地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请你也帮助他,给他一个独立而又有趣的灵魂吧!
最后,希望这个小宝宝能够安息,愿天堂没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