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仕鸣》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非常精彩!
此时阳明先生50岁,对于弟子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也能明察秋毫。
先生的两个弟子,杨仕鸣和他的哥哥,哥哥去世以后,杨仕鸣来信,希望先生能给他的哥哥写墓志铭,同时还讲了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看法。先生回信,希望能够让与其哥哥有“生知”的人来为他写,因为自己写的话,就不太合适。
在这里,先生也谈到了杨仕鸣在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他首先赞叹杨仕鸣,以及他在学习上的一些体悟,关于“日用讲求功夫,只是各依自家良知所及,自去其障,扩充以尽其本体,不可迁就气习以趋时好”。
就是直接提到了格物致知,先生认为如果真的在心上格物致知,就能做到“明善诚身”,就能够做到德能“日新”,业也能“富有”!
所以,阳明心学本身的意义,就是促进我们的人生和事业更加圆满!先生不是让我们放下,反而是教我们举起!把我们的事业做得更好。致良知就是功夫之学!
阳明先生让我们感受到“至诚无息”,我们普通人“行不著习不察”,常常会有功夫间断的时候。先生认为,如果真的能做到功夫不间断,也就能做到真正的“致知”。
我们如果想真的做好,必须要把雷达随时打开,要有意注意,让自己的行为能够“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
这里的“知道”,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知晓”,而是天道,即天理良知,这个知道了才是真正的道。所以致良知才是一个人真正知道了自己的内心。
如果异此而学,即为“异端”;离此而说,即为“邪说”;迷此而行,即谓之“冥行”。
我们常常在这里说不清楚,无非就是非要说一个内外的问题,非要辨一个诚伪的问题。
阳明先生说“太阳一出,而鬼魅魍魉自无所逃其形矣”,所以,知道必定是真正悟到内心深处的天理良知。
在文章最后一小节,阳明先生说“落入空虚”是心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过程,或者说是存在的一种现象,这就是“议拟仿像”,也是我们常常很苦恼的一种状态。
只在文字上下功夫,好像明白了,其实只是仿像。只在外形上模仿,心里却没啥收获。所以先生认为“有德者必有言”,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心上有品质,他才会发出真正的声音。
正如诗词歌赋,不是要去搬弄和堆砌文字,而是内心有强烈的感受,自然在流淌。
“致知”二字,我们多多用心去体会,其实就是清澈自己的良知,“见诸天地而不悖”,在这里,就会获得大道。
学习(修习)心学,一定是有收获的。如果学了几年没长进,功夫落不了地,自己的行为没有改进,能量也没有得到提升……这是自己没有从内心体悟的原因。
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其实就是一本为心灵除去障碍的说明书。
按照说明书,坚持学习、实践!
从自己的心开始用功,不去说教他人,只要我们不间断,“八颗心”,外加一颗“怨心”,这些不好的心思和习性,就会慢慢得到改善,就会被慢慢扫除。
我们会慢慢体会到一身轻松安宁,我们就可以变得心明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