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小十九打卡
今天的文章是黄有璨老师2015年7月12日的公众号文章《飞速成长的这三年里,我都做对了什么?》
还记得昨天的文章吗,当互联网人焦虑时,黄老师给了我们破局之法,从以下三方面思考:如何让自己拥有更多机会和选择,如何持续获得个人的提升和进阶,以及在面临各种不同选择的时候该如何考虑。那么今天这篇文章,黄老师以自己为案例,向我们展示他的快速成长方法。
首先是把自己放进正确的环境。什么叫做正确的环境呢,就是当你想在某一领域有所成长时,你觉得是你自己埋头苦学来得好,还是你找到一群在和你做同样事情,甚至比你开始的早,比你做得好,会带给你更多挑战的人在一起来得好?答案显而易见,是后者。
我们都有类似的体验,比如高中时期大家在一个班,共同目标就是为高考奋斗,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是非常浓烈的,身处其中的我们,即使自己不想学,也会被这个氛围感染到不好意思不学。但是大学之后,有多少人还保持着和高中一贯的认真态度对待学习?没有班主任监督,没有带课老师催促,更没有了一群和我们一直坐在教室里的同学,学习成了件由自己负责的事。对于自制力强或者目标明确的同学,他可能会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认真上课,课余时间去图书馆。那对于我这种懒散的同学,最起码为了不挂科,是不是该做到驱动自己去学习呢?没有一个班的同学跟我一起,那可以自己组织室友一起学习,最起码跟着学霸去学习呀,不会了还能听学霸给讲解,而且在追逐学霸的过程中,即使我们不能变成学霸2号,也一定会比原来的自己更优秀,这不就是在把自己放进正确的环境吗?
就如黄老师的朋友所说,“一个人要想快速成长,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承受压力,二是背负风险,并能够试着在高风险或大压力的情况下去试着解决问题产出成果,除此之外无他。”
虽然人的成长和改变中,自我驱动力是最强的影响因素,但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好的环境对我们而言是同样重要的。自我驱动力不够的时候,找到好的环境来驱动我们,而不是放任自己,这就是对自己负责。
其次是找到领域内的高手,向他们持续学习。而且因为互联网时代,跨界合作会有很多机会,找更多样化领域内的高手,而不仅限于自己的领域内,也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我们每个人都想接触到所谓的大佬,对他说一句:“大佬,求带。”作为一名互联网人要会换位思考,要有用户思维——大佬凭什么愿意带我们?这个凭什么不是在抬杠,而是在真诚提醒你去想我们要做到什么或者用什么态度,大佬才愿意带我们。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自己有扎实的基础能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样大佬才有可能注意到这个想要成长的年轻人
黄老师分享了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几个逻辑节点:
1.当我们距离高手们还非常遥远,甚至完全不理解他们的时候,要先试着让自己能够理解高手们通常都在做些什么,以及他们会更关注些什么;
2.当已经差不多已经可以做到1之后,可以多找机会听听高手们自己通常关于他们所关注的东西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
3.在对于高手们关注的领域有了一些理解之后,再多想想自己是否可以帮他们去做一些事或提供一些价值,哪怕只是提供点资讯;
4.慢慢试着在那些高手们比较关注的领域内总结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在我们自己确信自己的总结是有些价值的之后,把它们分享给那些高手,与他们交流探讨。这个过程会帮助我们与高手之间建立起信任感,而人们往往只会更愿意帮助那些自己对其有好感和信任感的人;
5.真正到了有问题想讨教高手们的时候,请尽量确保我们不会问出一个完全把所有负担都抛给对方的烂问题。
最后,是要创造机会把上述两个重要环节串联起来,去形成良性循环。找到正确的环境去驱动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就拿着自己想到的方案去找高手探讨,再把修改后的方案拿去实践,做出成果后梳理自己的整个过程给高手反馈,让对方知道他对我们的帮助很有用,也要分享给其他人去帮助他们减少问题。这一个循环下来,随着能力增长,我们会再次进入更高层次的正确环境,那请继续循环上述步骤去提升自己。
当我们可以在自己身上形成自发驱动的良性循环时,成长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