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提笔,于文字生疏的像是离家出走的孩子,想念,转而又变成了近乡情更怯的忐忑。真正喜欢的事,像是种在大地里的种子,不发芽,并不意味着消亡。只是蛰伏在寒冷的冬季,静待大地回暖时,奋力生长。
忙碌,挨挨挤挤的吞噬着内心的宁静和对这世界的希冀。对安宁的渴望,却不慌不忙的遛弯儿回来重新找回自己的领地,彬彬有礼,却不容反抗。
那些心里兵荒马乱的年月仍似近在眼前,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看不见的心里,这世间的事,渐次变得可爱而温暖。
活着的幸与不幸,多在一念之间,多少时光里无止境的抱怨和消沉,抵不上一念成佛的勇气和实践。这世上,真正能够被拯救的灵魂,是愿意让爱住进心里的灵魂。
我们能够理解和认识的生活与自我,与这世界的真相相差甚远。当我们兵荒马乱的抱怨别人的不堪时,却看不到那个同样不堪的自己!这世界最好的诚实,是看到自己的实相,无论好坏,淡然处之!
记得年少时,对村里闲话别人家长短的大妈们各种鄙视和看不惯。成了家,有了娃,亦步亦趋的过着属于自己的小日子,才渐渐理解,闲话于她们,不过是生活的调剂,有些事,不过是放在心里的朱砂痣,是属于自己的功课,和别人无关!
听着邻居们长长短短津津有味的对别人家的事品头论足,忽而觉得自己清高的有些可笑。自己,不见得比他人高尚多少,本性,是与生俱来的,这世上的灵魂,除了那些自我修养极好的人,普通如我们的芸芸众生,本性里的善和恶,大抵是差不多的。
所谓家风,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家庭成员代际间传承的于人事物的看法及处理模式。就个体的情感而言,即心理层面的意义,表现在个体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力。若正向的积极的传承占主导,个体对外在人事物的感知便偏向正能量,幸福感也较高。反之,若是负面的消极的传承占主导,个体对外在人事物的感知便偏向负能量,幸福感相对较低。
这只是理论上的笼统概念,具体到每一个个体,其情感的表现又千差万别。有个邻居家里两个姑娘,老大上高中,脾气暴躁,敏感,不成熟,“作”的爸妈头痛万分。老二上一年级,温顺有礼,常常帮爸妈干家务。邻居两口子出来对老二赞赏又加,提起老大就愁眉不展。当爸妈的,自己的孩子,自然都是疼爱的,带老大时,都还年轻气盛,加上生活的操磨,对待孩子亦没有多大的耐性,非骂即打,孩子大了,开始叛逆,自然而然的继承了父母对待她的方式来反抗父母。到生老二时,年岁大了,对世事多了几分通透和淡然,火气小了,对待孩子便多了几分怜爱和耐心,在爱的浇灌下长大的孩子,自然而然的呈现的便是父母传递给她的爱和包容。
于这对夫妻而言,老大便是他们心里那颗朱砂痣,外界的品头论足,不过是别人柴米油盐外的闲事,若是自己能多一分于自己于女儿间的通透宽容和让步,亲子间的关系便会缓和了。可惜,本性里的逃避和从众,使得他们宁可在“外人”的闲言碎语里求得老大“不懂事”的认同,也不肯把心思和精力放回自己的中心,找出问题的根源。
说到这,禁不住嘲笑自己的假清高了。孩子两周之前,自己也是同样的状态,不反思自己当妈的状态,只盯着孩子的各种“不听话”,暴躁的像个疯子。时至今日,依然时不时的火山爆发一回,幸运的是,多一分对自我的提升和耐心,便多一分成长的自由给孩子。
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多一分的自查自省,多一分爱传递给本就是天使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