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约翰斯顿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管理者,确保员工在工地上戴好安全帽是他的职责之一。
每次巡查工地,看到不戴安全帽的员工,乔治就会把公司规定搬出来,严厉批评对方,并勒令对方服从。
被骂的员工迫于乔治的“淫威”,不情愿地妥协了,但等他一走,就立即又把帽子摘掉了。
可见乔治的方法并没有凑效。也看的出批评的方式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有时往往还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即使乔治的批评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也许我们会想,不要理这些工人了,说一遍两遍不听,那是他们对自己生命的漠视。但如果这样做,乔治身为安全管理人员就是失职,将会承担更大的风险。
试想一下,当你被别人批评指责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理呢?是不是也会像工人一样,会产生逆反心理,并且不自觉地想为自己辩护,想以同样的指责回击。
可能在某种场合某种权利的压力之下,你嘴上能忍住,但内心一定是抗拒的。
再看看乔治最后是怎么做的吧,他决定换一种方式。当他再发现违反规定的员工时,就会设身处地地询问对方,帽子尺寸是不是不合适,或者是不是戴起来不舒服。
然后他和颜悦色地提醒员工,安全帽是用来保护他们的,他真挚地建议大家带上帽子以保障自身安全。
神器的一幕发生了,员工抵触情绪很大程度地下降,违规不戴帽子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你发现了吗?当乔治站在对方角度去处理这件事情时,变得理解和温柔了。当他改变了以往的态度和语气之后,工人相应地也做出了改变。
这就是以心换心。方法很简单,就是摒弃批评、指责和抱怨。然后以理解和宽容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人类并不是理性生物,我们都由情感驱使,被偏见支配,所以有时做出傲慢、偏见、愚蠢的事情就不足为奇了。
我太能理解这种感觉了,有些人有些事自己是真的看不惯,不自觉地就会萌生出教训别人的想法。
或者是跟别人抱怨,指责某某的行为怎么这么恶劣,咋就没有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觉悟呢?
但要别人改变,难如登天。那何不从自己开始呢?改变自己远比改变他人受益更多。
当想指责、批评、抱怨时,就深呼吸平复下,然后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太累了,也许有其它糟心的事困扰他~~
这样想的时候,同情、理解、宽容之心就会萌生出来。往往很多时候,了解了,就会宽恕了。
或者真的忍无可忍的时候,就当他是一只鸭子在那嘎嘎乱叫吧,至于为什么不是疯狗乱吠呢,因为想鸭子时,就会觉得他可恶地可爱些。
这样你就不至于憋伤自己,冲动减少时,后悔的事可能就会少一些。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到:批评、指责和抱怨是蠢材与生俱来的“才能”;理解和宽容却是对人品和自律的极大考验。
面对这样的考验,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