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困生,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给他开小灶,为他单独辅导,但辅导了一段时间,发现效果往往不佳,学困生的成绩不但没提高,反而越来越害怕学习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老师可能会归咎于学生不认真、不配合、底子太薄,烂泥扶不上墙。事实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第19条“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这样说的:“阅读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原来全国学籍没有统一之前,学校还可以留级,成绩差留多一级,但现在不行了,成绩差也得一级一级跟着上,无形中许多底子差,脑子稍迟缓的学生就跟不上了,所以现在每个班总有十几个差生,他们成绩差,思想也不上进,每天来学校,上课听讲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负责心强的老师把他们留下来单独辅导,从最简单的知识教起,但今天教了明天又忘了,辛苦教了一段时间,成绩还是没起色。一般的老师就彻底对这类学生放弃了,真正的转化学困生,我觉得还是先得从思想上找原因,找出他差的原因,然后再来对症下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对于这类儿童,要发展积极的自我观,教育者要给予孩子持续的信任,发展他的自信,鼓励他认可自己的性别和异性,不要显示或暗示拒诉自己的性别和异性。发展积极的困难观,鼓励他努力克服障碍,提供适当的挑战,塑造他的勇气和自信,允许和支持他创新尝试。我想,先从思想方面去转化学生,让他心理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树立要进步的需求,然后再采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鼓励他们走出一小步,对于他们在转化过程中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赞赏,让他们头脑里闪现积极的信号: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
以前我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脑子很聪明,但就是不愿意学习,各科成绩都很差,上课就想睡觉。去家访,发现他的家庭是这样的。父母经常吵架,对于他的学习是说不听就棍棒伺候,他晚上喜欢溜出去打游戏,父亲一发现就把他毒打一顿,打完了就叫他在厅里的地主爷神位前跪着,一跪就几个小时,孩子几次跪着跪着就倒在地上睡着了。额头磕到地面出血了也没人管。父母完全放弃他了,认为他没救了。就是这样一种现状的孩子,造成孩子这种性格的完全是家庭教育,为了挽救这个孩子,我一次次地上门家访,跟他父母讲教育孩子正确的方法,如果这样教育孩子,只能把孩子推向生活的深渊。一方面我又做那学生的思想工作,帮他补课,周六日带他去书店,买他喜欢看的书,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关注着他,一些简单的问题我把机会让给他,只要他回答了,我就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段时间过后,他真的开始变了。上课也很少睡觉了,作业也慢慢开始做了,我经常在他父母面前表扬他的进步,父母也开始配合着我共同来教育孩子了。后来他的成绩越来越好,初三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彭湃中学,现在在读高二,听说成绩也很不错。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学困生转化事例。对待单纯成绩差的学困生,可以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方法,重视阅读,但思想成绩双差的学困生,我们还是要从家庭、社会、学生个人等多方面去找原因,从心理上去寻求转化的突破口,这样,一般的后进生都能得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