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式刷牙的乐趣
最近小悠刷牙特别认真,也特别积极,更多的是一种期待。这是为什么呢?想起之前为了让她好好刷牙我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她嘴里的坏牙我也有一段时间自责没有把她照顾好。她最近开始使用一种牙膏,每天都将刷牙变成了她的小期待,这是一个一周牙膏,每天一支牙膏一种口味,刷完牙可以自己贴纸打卡给自己做奖励,看着奖励贴纸渐渐增多,小悠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在我的观念中,刷牙、洗脸、吃饭、穿衣、睡觉等是我们的日常,无需别人的监督和提醒应该自己完成的。而对于小孩子来说,她们并没有意识到刷牙从长远来看对自己将意味着什么,只有在经历了拔牙的痛苦才能够记住自己“摔”的坑。对于小悠来说,因为是孩子,所以刷牙在短期内不能影响她,所以她也不会重视起来,这是重要而似乎又不紧急的事情。而我这个说教式的妈妈,说太多的道理她就开始烦了,总是以“知道、知道、知道”敷衍我。这种“打卡”式的刷牙顺应了目前流行的“打卡”,以孩子喜爱的贴纸为奖励培养兴趣,每刷一次就期待第二天的到来,随着贴纸的增多,孩子的内心是满满的成就感和兴奋感。
让一群人见证你的努力
从小悠的刷牙事件中,让我不禁想起了现在的各种打卡式学习:读书、健身、写作、朗读等群,学校也会要求家长在朋友圈“打卡”晒孩子的学习记录,让孩子的成长、自己的成长公开化,让一群人见证和监督,对自己也是一种约束。一群同频的人因着相同的兴趣或者相同的事情走到一起,一起进步,一起精进,一起完成小组目标进而形成自己的习惯。“一个人走太孤单,一群人会走的更远。”以前我觉得这种打卡浪费时间,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要给别人看呢?直到读了《学习力》这本书,才改变我以往的认知。
《学习力》这本书,作者Angie二本院校毕业,不是学霸,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全职在家保胎生小孩,而后来的人生却开启了弯道超车的螺旋式上升。在本书第二章“我的打开式人生,寻找多张人生的多米诺骨牌”,中提到:一个人如何才能活的像一支队伍?那就是:10个21天,助我找到人生方向;700多天的坚持,从一个人到一个队伍;三个技巧助我成为一个自然形的人;10+10+10的人生活法,到底有多赚。主要讲述了打卡学习培养习惯,坚持精进走向人生的蜕变。
让打卡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个习惯的养成,都会松懈,也会有惰性。坚持着就忘记了初衷,也开始迷茫,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往往是“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记得刚流行“打卡”,我加入了一个健身组,每日要走10000步,为了响应小组的号召,我买了小米计步器,信心满满的觉得10000步对自己来说太简单了。那个时候为了完成小组目标,坐车改成了走步,中午吃完饭的午休都改成了走步,工作间隙也就是多走走,而我仅仅坚持了2周就放弃了。虽然小组有群规,但是却也没有激励起我,也许那时的我只是觉得好新奇,并没有想到健身对自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后来得了颈椎病,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已迫在眉睫,即使现在不参加任何打卡,也坚持让自己一周至少有2次运动,不管是大运动还是微运动;2017年加入香蜜会“写作组”从第一次提交作业开始到现在没有落下一周,和30多为姐妹因写作而相识、因文而相知,重新捡起“文字”的爱好,现在已经成为每周必须要完成的一件事情,就连女儿也经常问我:“妈妈你的作业完成了没?”因为她知道我每周有一项作业是要比她的周记还要长的作业,有时还会听到她夸赞我写的好。
如果自己真喜欢一件事情,而又难于坚持,那么就可以先找到一群同频者一起打卡前进,人毕竟是社会性群居动物,从某种程度来说,社会性比自我更具有约束力。女儿临睡前我会给她讲故事,有时候不能坚持女儿都会提醒我,这种坚持是来自于女儿这种外部的驱动力,因为我们一起坚持,她听故事扩大了词汇量,而我也在读童书的时候得到了一些写作的灵感。这也是一种双赢,点滴的进步也是自我的精进。
“阶段性的时间里,社群的力量很重要,从长久来看,要回归自己的本心,真正的学习是一个人的孤单,再带动一群人的成长。”当精进成为生活的常态,努力的当下其实是享受的。如果要更好的精进,我们可以从加入一个打卡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