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8岁皇帝曹芳,带着顾命大臣曹爽一行去给祖先(祖宗曹操情何以堪啊,好好的上什么坟,出门把江山丢了)上坟,曹爽刚出了个门,老窝就被司马懿给端了。司马懿逼迫皇帝曹芳令曹爽交出兵权——曹爽命丧黄泉,江山大权尽落司马家族手中。
从十年前,司马懿就装疯卖傻,整整10年,骗过曹爽暗中积蓄力量,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洛水之盟”也成为一个笑话。才有了后面司马炎建立的西晋。
三国鼎立,分分合合斗了那么多年。且不肖说如曹操的狐疑狡诈,“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堪称响当当的乱世枭雄。再看宽厚仁义刘皇叔刘备,曹操曾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语道破天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一道惊雷劈下,我们的刘皇叔曾吓掉了筷子。最后还有孙权英明神武,威风凛凛,“生子当如孙仲谋”。
民间有关三国英雄的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关羽、马超、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黄忠、许储、孙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渊)二张徐庞甘周魏(张辽、张颌、徐晃、庞德、甘宁、周泰、魏延)神枪张锈与文颜(张锈、文丑、颜良),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三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荟萃的时代。
三国乱世,曹操,刘备,孙权在激荡的历史风云中,运筹帷幄,招贤纳士叱咤风云,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人个个都是盖世英雄,结果却最终输给了“鹰视狼顾”的司马懿。轰轰烈烈闹一场,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给司马家打工的,三国最大的赢家竟然是司马懿。
曾仕强教授曾说,中国人不看《三国演义》是很大的遗憾,很多历史的演变都是从《三国演义》中演变而来。《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曹魏政权,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三足鼎立,金戈铁马,斗智斗勇,大小战役不计其数,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战到最后司马家族三代一举搞定三国,三分归晋。
且看,司马懿如何从龙套到主角,忍辱负重五十年;忍到了枯木逢春,等到星稀又月明:低到尘埃待花开,爬到会当凌绝顶;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70岁绝地反击,一举夺得曹魏政权。
司马懿字仲达,公元179年出生在河南洛阳,(与后来的凤雏庞统同一年出生)。在那个人均寿命只有二十多岁的年代,司马懿却整整活了七十三岁。主打一个“耐克”牌,寿命长顶活。
司马懿的父亲名叫司马防,官至京兆尹,他有八个儿子,人称“司马八达”,司马懿排行老二。“出身士族”是司马懿先天优势。司马懿“多谋略,善权变”是他的标签。司马懿自幼聪明博学,公元201年,司马懿23岁的时候就展露头角,才华横溢,曹操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听说了司马懿的名望,便想让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政权已被曹操操控,为了拒绝曹操的征辟,假装患风痹,导致双腿行走困难,也有司马懿为躲避曹操“自断双腿”的说法。这一装司马懿就装了整整七年。
公元208年,成为东汉丞相的曹操用强制手段,强招司马懿为文学掾。其实曹操早都觉察出司马懿的胸怀大志,有鹰视狼顾之相,对其早就有所忌讳。但是苦于儿子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加上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善于隐忍能装,不似杨修锋芒毕露,曹操也放下心来。
在后来的十多年里,司马懿跟随曹操东征西讨,边征战边辅佐太子曹丕。深曹丕的信任和重用。公元202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登基。司马懿被任命为尚书。曹丕在位的七年中,和司马懿四处征战,对司马懿信任有加,被曹丕视为曹魏集团的“萧何”。
曹丕病重的时候,令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真,陈群,曹修辅佐曹睿继位。司马懿被封为武阳候,手握兵权,平定降孟达的反叛。还借东吴之手去掉大将军曹修。逐渐削薄曹氏家庭势力。
后来就有了诸葛亮七出祁山北伐,司马懿采取坚守不出的方针。两军对垒,司马懿不肯出兵交战,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派使者送女装给司马懿,试图逼他出兵。诸葛亮北伐时曾将曹魏军师王朗骂到撞死于马下。但司马懿没有像王朗一样被诸葛亮羞辱而死,反而还穿着女人的衣服走来走去,他切实懂得“隐忍”二字。直忍到,熬到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时,病故五丈原——历时七年的诸葛亮北伐,至此结束。
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与曹爽一同受遗诏辅佐。面对曹爽的咄咄逼人,司马懿韬光养晦,威望日增,为人却更加谦卑,越发谨言慎行。面对曹爽的控制太后独揽朝政。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这一次司马懿装病五年,然后神志不清,迷惑曹爽,并且准备好了寿衣,棺材。吃饭时流口水,让人喂食,胡言乱语,不能动弹,彻底打消曹爽的戒心。
司马懿“能装”,其鹰眼狼顾骗过了奸雄曹孟德;司马懿“能熬”,他虽败坚守耗没了诸葛亮;司马懿“能演”,他装疯卖傻哄睡着了曹丕;司马懿“能等”,他终于抓住机会消灭了曹爽。
司马懿的“忍功”了得!有一次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被曹爽借机抓进了大牢,当时司马懿的媳妇张春华就吐了血。为了救回儿子,让张春华安心,司马懿找到曹爽毫不犹豫地交出兵权。没想到曹爽得寸进尺,又让司马懿冲他父亲曹真的甲胄和配剑各磕三个响头,司马懿没有犹豫就照做了,头上都磕出了血。
“能装,能熬,能演,能等”使司马懿不但赢了智者诸葛亮,他还赢了奸雄曹孟德,他赢了三国所有的人,他把所有人都变成了给自己打工的,为西晋王朝成立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审时夺势,以最佳的时机登上历史的舞台,他并非三国群雄中能力最高,资源最多,机遇最好的一位,却一步步走上权力的巅峰。最终三国归晋。
司马懿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以其深谋远虑,机敏过人的特点而著称。司马懿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忍”字。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是为大智也。一个“熬”字。虽然司马懿只享权利三年,却也熬死曹氏三代人。毕生的心血没有白费,晚年时候实现心中夙愿,死而无憾。
司马懿70年谋略,善权变,隐忍的智慧令人折服,传奇一生折射正是他超人的毅力和人性。司马懿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学会“忍”和“熬”。
毛主席曾评价司马懿出生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曹魏重臣。对抗诸葛亮,拥有兵权。这才可以“笑到了最后”。尽管司马懿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司马家族的江山也并没有延续多久。但不可否认的是,司马懿的智谋胆略和隐忍的政治手腕,为后人津津乐道。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当然少不了明朝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