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时候,加了一个阅读群。
没什么目的,就是想和一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一起读点书。
怕在阅读的路上,一个人孤单又难走下去。
满打满算,刚好一个月。
读了四本书,准确的说应该是三本,第四本只看了四分之一。
群里的消息每天真是热闹又有趣,每次忙完手头上的事就开始爬爬楼。
小伙伴们有时聊天南地北,有时聊最新的新番。
但更多的时候,聊的是本周共读的书。
认真的小伙伴会发一些整理的资料,或者发一些对书的理解。
每个人都真的很会思考,有自己理解的一套框架。
我发言不多。
一是看书慢,二是还没有刻意的在看书的时候去思考那么多。
一时也没有想起要表达什么,往往很多时候沉浸的看完几页后,才想起:哦,只顾看了,没有抓住某点内容去压榨和思考。
于是又返回去,“故意”找一些可以让自己思考的点。
才一个月,竟会不自觉地焦虑起来,不想承认,但确实自己的内心有些焦虑。
和上学时候对比,现在的看书明显变得功利起来。
总想在看完一本书的时候,收获要满满当当,遇到人的时候可以侃侃而谈。
那种感觉就像是把一本书当成了自己种的一块地,无论我撒什么种子,你都必须给我结出果来。
但毕竟自己不是农民,书也不是田地,收获和劳动成正比不能只体现在一本书上,就像农民的勤劳不能只体现在一次秋收上。
相比之下,小时候在自己看书更纯粹,没什么目的,就是好看,想看。
就像游戏上瘾一个道理。
逮着一本书随意翻一页都能看下去。
但是现在,坐在桌子旁边,要心理暗示自己好几次:多看几页就看进去了。
好像不读书,就获取不到知识,对知识的渴望大过于对读书的喜爱。
就连最近自己写出来的文字,都没有以前那么生动可爱。
文字在自己所搭建的框架里:既没了自由,又没了灵魂。
余秀华老师说文字是一个人的心态,你是悲伤的,文字就是悲伤的,你是安静的,词语之间就会溢出安静。
可能是我没了灵魂,所以写出来的字也没了灵魂。
也许自己还没有找到方法,也许自己看的书还不够多,也许自己思考的不够深......
看看,又回到了原点,大人才会反思。
只有孩子才会不顾一切后果的享乐。
前两个月定了一套24期的《读者》杂志,每个月会定期寄两本当月的期刊。
《读者》、《意林》、《故事会》是我儿时的回忆,小时候总是在一堆书里找这些杂志看,因为这些杂志既有故事,又有生活。
后来慢慢地就不知怎么离开了视野,都说纸媒已经没落了,可是那些旧时的杂志漫画,却承载了几辈人的回忆。
再次翻开《读者》,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很多转载的文章和小说。
书是那本书,故事却不再是以前的故事。
时代在变化,社会大环境也在变化,文化也在延长。
这个年代,其实做自我挺难的,既要迎合别人,也要迎合自己,还要迎合社会。
一方有难,八方没有支援,就会说你德不配位;
文章不符合大众口味,会说你这样观众不会为你买单的;
看的书别人没有听过,会说你不会选书,看的书没有营养。
是不是挺难的?
我其实内心一直觉得,读书本就没有说应该这样或者应该那样,名著不是必读,鸡汤也不是不值得,适合别人的也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
只要能打动自己,吸引自己,抚慰到自己的,就是值得。
山本文绪说过一段话:“现在读书对我来说和听音乐看电影一样,是否有文学价值都无所谓。畅销也好,不畅销也罢,即便周围的人都说没意思,只要自己觉得有意思就好,只要自己能沉迷其中就好。消耗体力也好,花费金钱也罢,我都要找回我'没有理由就是开心'”。
塞林格也说过:“真正有意思的是那种书,你读完之后,很希望写这书的作家是你极要好的朋友,你只要高兴,随时都可以打电话给他。”
嗯,慢慢来吧,希望我们都会遇到这种“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