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忙,书也没来及读。今天正好有时间,一口气看了三小节加上上次看的那一节,第二章的4节正好看完,因此坚持做笔记。这期间也有放弃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的念想,正巧第四节就是讲如何记读书笔记的,让我又重新有了写下去的动力,还是要感谢本书作者。好了,废话不多说,一起到书中去领略精髓吧。
第二章的标题是“积累素材”,我想这对于一个写作者很重要。
第一节 感受法积累写作素材
提出要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方面积累写作素材。
其中通过眼睛积累素材就是让作者把所见到的场景像拍照片一样把场景还原出来,让读者眼前出现一幅清晰的画面。可以从两个方面描写,一是画面中人物的样子、穿着打扮、当时的状态。另一方面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的人、周遭的环境等。
对于用耳积累素材的方法主要是,写下当听到周遭声音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作者举例鲁迅写《故乡》的一段文字,前面是“呜呜地响”,后面说“苍黄的天底下”“萧索的荒村”,冷风的声音反衬出安静,一下子就营造出一种破败、苍凉的感觉。
第二个例子说道“国外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说让人流口水的不是牛排,而是煎牛排时的吱吱声。”这一点我是很赞同的,虽然我没见过别人煎牛排,但是街上的铁板煎鱿鱼我见多了,确实听了那吱吱声让人流口水,听到那种美妙的声音也不亚于吃到食物本身的感受。
关于鼻和舌。吃是人们永恒的话题,用鼻子可闻到食物的气味,用舌头可以品尝食物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因为最后的落脚点在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上。
关于身和意。作者引用张洁作家所写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的两段话。一段是母亲生前她帮母亲买东西的时候的感知。第二段是叙述母亲去世后,作者满篇都是身体和意念的感知。大意看到关于母亲的人和事,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母亲。“这些看似平和的叙述比只用痛苦、思念、悲伤这样的形容词更能打动人”
第二节 采访法积累写作素材
采访法积累素材。
采访的模块有三个:准备、采访、整理。
准备采访要用的物料清单,通过网站、微博公众号等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资料,确定约见地点和时间。
采访是要明白采访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了解清楚采访对象和同行业的特色在哪里。
整理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整理录音把采访中的录音原封不动的还原成文字。二是笔记整理,需要检查采访过程中的记录,该补充的知识和资料进行补充,当时只是记录概要的要丰富完善。
第三节 笔记法积累写作素材
笔记积累素材。笔记法有两种,一种是日常笔记,一种是读书笔记。
日常笔记不一定是表面意义上的“日记”,像流水账一样。更多的要记录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感悟、想法等。笔记不要拘于形式,也不一定要很长。作者指出了《胡适日记》和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很多都是一两句话,但很有趣味性,也反应了记录者当时的状态和心境。
读书笔记是写作的间接素材。读书笔记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摘要法、感触法和延展法。
摘要法,就是把文章中好的句子、段落、方法、图表等摘录下来。
感触法,侧重于对书中内容的感悟,包括注释、对内容的理解、延伸阅读提示、发散思考等。
延伸法。只记录和感悟还属于对书的表层理解,更深层的学习应该是延伸式的。比如看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书报告或书评,甚至对书中某个问题深入研究后跟作者探讨,同时可以使用作者的一样风格,很自然的就成了这本书的延伸内容,也容易让喜欢本书的读者接受。
笔记的整理和应用。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记一些笔记,即使没有日常笔记和读书笔记,上学的时候也会有听课笔记。很多人记完之后就不看了其实整理、查阅和应用笔记记录的内容很重要。用好笔记比记笔记更加重要。记得在我上班的时候,一个讲师和我们的客户谈“有用”一词。他强调“有用”不在“有”而在“用”,你只有用了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虽然整场演讲存在大多数忽悠成分,但是我对于他讲的这个道理我还是很赞同的。
读书笔记的整理要细化。比如一本读书笔记记录了几本书,都是什么类别的书(如工具书、心理方面、小说等),并给笔记做好目录。有条件的可以用一整本笔记只记同一类型的书。定期给记得笔记加以归纳和总结,它们给你哪些启发,又给你带来了什么成长和能力的综合提升。很多书值得反复读,读书、经历是输入,笔记是输出,再次回顾笔记是重新思考输入和输出的逻辑关系。通过这种输入输出,外部的知识、信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第四节 利用网络快速积累素材
通过网络寻找素材能比较快速便捷,但网上的信息重复较多,不同网站的解读也不同,这实际上给大家积累素材增加了难度。作者提供如下的方法和工具通过网络快速积累素材。
搜索引擎。写作中最常用的就是搜索引擎,像谷歌、百度、搜狗等都可以快捷方便地帮写作者找到素材。如:人名、地点、世间、事件等。
找资料的方法一定要多元化,不能因为网上搜索简单就废了其它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