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我,自卑消极,后来的我,活出新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将那些帮助我完成蜕变重生的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
只要你每天坚持去做,一定可以改变性格、改变人生。
先上目录
1对号入座
2分析原因
3改变性格的7个方法
1 对号入座
下面的这8条是一些性格内向、自卑、敏感、胆怯的朋友经常会遇到的情形。
(1)相比于那些好的事情,你更容易记住不好的事情,比如别人一个不友好的眼神、自己没有做好的事情等,并因此烦恼不已。
(2)经常不自觉地猜测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多数情况下都认为他人对自己抱有负面的想法,并找出各种细节来证明这一观点。
(3)如果一件事情的结果是失败,就会觉得全部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太无能,不够聪明,别人都能做得好,自己却搞砸了,活得太没面子了。
(4)大家都喜欢外向的、开朗的、大方的,我不行,我这个性格,内向又敏感,一点儿也不讨喜,肯定没人喜欢我。
(5)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已经在心里默认了一个不好的结果。
“这件事儿注定是失败的”“肯定过不了的”“我那么差,怎么可能做得到”。
(6)XXX好厉害啊,又会这个又会那个的,运气又很好,再看看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总是水逆Q人和人差距怎么这么大。
(7)从来不敢奢望自己有一天能获得感情、荣誉等等好的东西,就觉得自己配不上,有时觉得眼前的生活是垃圾,但又无能为力。
(8)看见作精敢怒不敢言,即使被别人打扰到了也不好意思拒绝,但自己需要帮忙时却不愿意开口,一个人死扛是常态。
以上8条,不知道你中了几条,反正我当年是全中,而且更严重。
不过别灰心啊,接下来我会带你分析一遍原因,给出你改变的方法。
2 分析原因
改掉自己内向、敏感、自卑、胆怯的性格不难,但你需要知道这些性格成形背后的原因。
古希腊哲学家艾比克泰德有句名言: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所困扰。
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你对事情法塑造了你的性格。
通常来说,下面这两点思维方式在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
(1)僵固型思维
僵固型思维是一种防御型思维Q,它会使你有很高的自尊,也会使你很在意他人心中的自我形象。
具有僵固型思维的人不是不聪明、没有能力,而是太容易否定自己的聪明和能力。
事情顺利的时候还好,一旦稍有些挫折,就会陷入自我责备、自我否定的泥潭。
不仅刻意忽略前面自己做出的成绩,还会放弃尝试新的挑战,认为做了也白做,反正没什么结果。
特别是看到别人成功时,僵固型思维会使你看不到别人成功的经验,只能看到自己曾经或目前的失败。
(2)消极自动想法
消极自动想法会在你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你的生活圈在一堆隐性的规则之下。
如果不把这些规则从潜意识里挖出来,你就无法意识到原来自己居然活在一堆规则里。
通常来说,消极自动想法有这么几类规则:
①贴标签
给自己贴上很多不好的标签,比如内向、敏感、没有能力、不受欢迎等。
②绝对思维
因为几次失败就认定到自己是个失败的人,什么都做不好,从而失去信心。
③没有可比性的比较
总和周围那些看起来比自己好的人作比较,然后用比较结果否定自己。
④灰色滤镜
习惯吸收消极的事情和情绪,而不怎么留意积极的事情和情绪。
⑤严苛的应该思维
认为自己应该做好所有事情,一旦失败,就开始批评自己、质疑自己、否定自己。
⑥后悔倾向
总认为自己哪里哪里没做好,止不住地后悔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⑦主观臆断
经常认定别人如何如何看待自己,还没开始做一件事就断定自己会做不好,从而放弃尝试。
看到这儿的你是不是已经发现性格背后的观了呢?
3 做出改变
改变不容易,性格的改变更是不轻松,
但只要你想,就可以做到。
下面我将和你分享7个亲测管用的方法,助你做出改变、活出自我。
(1)不要纠结于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如果你过于纠结这个问题,就很容易经常思考:
“我这样做别人会怎么看?”
“这样做不是我的风格,我不应该这样子”
“我说这样的话,是不是会让别人觉得我很蠢不够聪明?”
……
如果你把时间都花在这样的问题上,就很难注意到内心之外的真实世界了。
我建议你,大胆地去做自己,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去做事情,
不要评判自己,也不要猜想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2)多做些让你有获得感的事情,并及时自我奖励
制定实际、可达到的目标,难度不要设置得太高。
目标达成后,一定要及时奖励自己。
这样做,是为了增强你自己的自我认同感、提升自信。
经常做这样的事,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有很多,而且都做得不错。这一点对于你将来接受挑战、乐于做出新的尝试很有益处。
(3)如果事情没做好,用解决问题代替自我责备
我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事情发展的过程中发生变数乃至最终失败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与其陷入自责,不如来场头脑风暴,好好想想怎么解决问题。
坚持这样做,你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冷静,越来越理性。
(4)承认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差距,并从3个维度进行事件进行归因
不论一件事情结果好坏,都要从3个维度对这一结果进行归因。
第一维度,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也就是你自身的原因和外在环境、他人的原因。
第二维度,稳定原因和可变原因。
也就是你无法改变的原因和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原因。
第三维度,具体原因和普遍原因。
也就是偶发的个别事件原因和无法避免的普遍存在的原因。
从3个维度对事件进行归因,能够帮助你从事件中心跳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客观、理性地进行分析。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事情顺利的时候,你不会过分自大,而事情不顺的时候,你更不会过分自责、过分困扰。
(5)做好“课题分离”,大胆表达自己的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Q提出的“课题分离”理论可以很有效地解决日常中不会拒绝别人、被打扰到也不好意思说、容易被别人的言语行为影响等问题。
这个理论强调要对所有的事情进行区分,哪块儿是你的“课题”,由你承担结果,哪块儿是我的“课题”,由我承担结果。
自己只负责做好自己的“课题”,至于其别人怎么想、怎么做,那是他们的“课题”。简单粗暴地说,就是我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想做什么,那是我的事情,直接去做就好至于你怎么回应、怎么评价,那是你的事情,我控制不了,也管不着。
(6)学会活在当下,并适时转移注意力
多去关注那些正在发生的、确定真实存在的事情,不要总去想那些已经发生的、还未发生的、只存在于自己脑海中的事情。
如果你无法让自己停止烦恼,我建议你通过游戏、电影、购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在你忙完别的事情后,再来想这件事情,或许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没那么在意它了。
(7)你需要爱惜自己、同情自己
这点我放最后,因为它太重要了。
很多时候我们决心改变自己其实并不是因为爱自己,
而是因为厌恶自己、责备自己,甚至痛恨户己。
如果你一直对自己抱有这样负面的看法,那么无论如何你都很难真正改变自己,
甚至会造成破罐子破摔的结局。
只有当你发自内心地爱护自己、同情自己时,你才会真正接受自己,真正开始改变自己,并一直努力下去。
或许屏幕前的你在生活中,或许时常有种想要改变性格却又不那么愿意去改变的矛盾心理。没关系,这很正常。
因为改变意味着不确定性,这会降低你的狂制感,让你觉得不安。
但是啊,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向前迈出改变性格的第一步,你就会发现,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逐渐发展。
而你,也可以活出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