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前在小学教书,每天都大把的时间去阅读、反思教学,去感受生活的一草一木。现在教高中,生活反而没有那种细腻,感知能力略有下降。
上个星期查教案,备课组长提醒我要写教学重难点,我都忽略了。然后,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看几百份教案模板,整理出每个课型该怎么上,然后创设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我知道这种方法可行,可惜一直没落到实处。
今天去申请中一,看到三十多个人申请,最终只有十个名额。当时,闪现一种念头,平时做事还是要认真一些。不知道为什么,总记得高中语文对我说,如果要当老师,就当一位名师。那时候,我刚毕业,其实也不怎么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如今工作将近九年,反而就对教师这个行业有更客观的理解,抱怨少了,研究和探究的心态多了,情绪也平和多了。
两个班级的学生中,我看到2班刘雅菲的执着和任性,买来的习题刷了一半,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很好。有时候跟她讲解题目,有种遇知音的快乐,一点就通,何其荣幸!
然后,还有些男生虽然英语基础不好,可是思维结构好,碰到阅读理解题,理解力就占上风了。这样的学生,只要哪天意识到词汇的重要性,奋起直追,潜力也不小。
还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很差,上课云里雾里,只希望他们能吸收一点就吸收一点知识。这也是做老师的一种姿态,包容学生的不足。
最后,每天还是抽空阅读一些关于人性、管理、心理学、教育方面的公众号或纸质书籍,看问题就不那么单一,脱离“学生思维”的误区。
写作,是自我发展很好方式,很多想法转瞬即逝,记载下来,五年十年再去回忆,又是很好的素材。很庆幸,以前写了很多文字,现在翻阅起来,才发现自己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偏激的念头少了,主动去寻求改变的念头多了。“求外”转向“求内”,对自己的要求反而高了,与环境无关,与自己的成长有关。
絮絮叨叨,就写这么多,就当这个月的教学复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