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的错误》这部电影,在上映当天就去看了。
确实有点难懂,我还在去看电影前,特地上知网看了几篇文学分析,角度很多。但因为是对原著的解读,多少与电影,还是存在些许差异的。
看完电影后,早早列好了大纲,一直没动笔写。还是期间去写了其它文章,好在是发在自己账号的文章,所以就能随意一点。
那进入正题。
《河边的错误》里的主角,不止是马哲一个。还有疯子,和那几个死去的人。他们代表着社会不同的群体投射。
毕竟,这才符合余华早期先锋作品的风格,浅看就是几个散装故事的拼接,深究却似揭示了某种几近“病态”的社会心理或现象。
让人费解,又后知后觉。
1.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无知
死亡,是这部电影里最突出的元素,可这里的死去又无关恐惧,倒显露出一种极其傲娇的无知。
先说说死去的两个中年男人。
许亮是个理发师,但七年前被诬陷锒铛入狱。这件事,大抵给他烙下了深深的阴影。
所以,当调查命案的马哲找到他时,许亮第一反应不是为自己辩解,而是淡定地问:“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要不把我直接抓走吧。”
失去了对正义的信任,就很难再相信任何人。因此,即便后面马哲在许亮再次被逮捕后,为他正名。
可也是在还其清白的过程中,发现许亮有异装癖。秘密被人发现,许亮选择在向马哲道谢后,跳楼自杀。
还有背叛婚姻的王宏,一边不舍家庭,一边又吊着情人。最后想要在河边和情人一刀两断,来个告别,却偶然丧命。
他也不会想到,一段婚外情的舍弃,竟要了自己的命。
一个言行游离在世俗之外,一个言行违背了道德的底线,都将遭受外界异样的眼光。
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人总是一边犯错,又一边不愿承认错误,最后便只能用另外一种错误去弥补、抹掉已经犯下的错。
可生理上的死亡又能解决什么呢?改变不了什么,精神没有了生命力,生活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2.内心越无序,越容易被假象毁灭
影片中,疯子是杀人凶手,可他也是一位精神病患者。
精神异常,意味着意识模糊,甚至都无法察觉到世界的运行规则,以及感知的真假。
幺四婆婆在众人看来,心是善的。
但她也做错了,错在把疯子带回了家。
幺四婆婆的丈夫去世了,生前她是家暴的受害者,可却把丈夫的家暴当作是爱,所以,她是有受虐倾向的。
而疯子的出现,让她有了到了被家暴的熟悉感,这种心理本身就是“病态”的。
而她困于过去婚姻的习惯,才会在镜头下把鞭子亲手递到疯子手中,这代表什么呢?
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的解读,很有深意。
“这是老人孤老的寂寞空虚。”的确,力比多被心理学家称作本能。
幺四婆婆的悲哀,是对本能太过依赖,疯子又分不清对错。只以为身体之痛会让幺四婆婆开心,所以,幺四婆婆死于那一点私心,也死于疯子内心世界的无序。
而这里要说的假象,我觉得就是幺四婆婆把婚姻中的不幸误当精神寄托,让人看了只觉惋惜。
3.不再自我欺骗,生活才不会欺骗你
马哲从头到尾负责调查案件。
在此过程中,从一桩命案,到后面的四桩命案,明知道疯子是凶手,却又无能为力。
至少,他不能依靠法律把疯子视作罪犯量刑,这才让代表正义的他有心无力。
影片中有这样一幕。
马哲在路上无意看到疯子,跟着他后面走进一座破庙,然后连开几枪。
后来又去自首。
可在影片中,魔幻的是他枪里面的子弹一颗不少,这里我是没看懂的。
看了解析才知道,这里估计是马哲出现幻觉了。
毕竟,他想要维持正义,却又一直没能如愿将疯子绳之以法,精神压力太大了。
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是,他被表彰立了三等功,还拥有了自己的孩子。只是,影片中暗示:这个孩子,也许是产检被告知的那10%的风险,是个唐氏患者。
写在最后:可能,人生就是这样充满变数吧。
很多事情都无能为力,很多事情都那么令人匪夷所思,却又有迹可循。
有时常常在想,是不是不要那么在意结果,就不会有过度的沮丧了。可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又怎么能做到不在乎呢?
总是会有些期待的。
如果结果不如人意,那就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或者换个方向;倘若得偿所愿,那就忘记这一次成功。
因为,下一次,可能会是不一样的挑战。保持空杯心态,才能更好投入吧。
话题:你怎么评价《河边的错误》这部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