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说道:“惠英也是的,自己儿子就这样丢了,不是个东西真是......唉,那就把文清接过来吧,反正这块儿也有她小舅妈(小苏)在”。
姥姥拍打着自己的衣袖,掸了掸浮尘,“诶呦,这眼瞅着也吃早点了,我这就去把文清给抱过来”。
话音刚落,姥姥就起身出门直奔惠英的住处去了......
“砰砰砰....”,此时楼道里传来了清脆的敲门声,原来是姥姥已经到了惠英的住处。
“惠英啊,快开门,我来看看文清......”姥姥担心一大清早,声音会吵到邻居,刻意压低了声量,贴着门口说道。
这敲门声,一下就把睡在门厅的文奇给吵醒了,文奇很不耐烦的去开门,还气哼哼的对姥姥说:“您干嘛啊,这大清早的让不让人睡啊,吵死了”。
“你睡,你接着睡啊,姥姥吵到我们文奇了,我这过来看看文清.......你快继续睡吧,不吵你了”。姥姥摸了摸文奇的头,又担心说话声会把文清也吵醒,声音放的很低。姥姥蹑手蹑脚地走进大卧室,以为文清还睡着,掀开小被子的,文清露出了甜甜的笑容,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姥姥。(姥姥原本就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温文尔雅的老太太,穿衣服装也是非常传统的东方女性,即使夏天很热的时候也不会穿短裤,穿裙子也是会选择过膝裙,绝对不会露出膝盖以上的肌肤,对于东方女性的穿着,在文清长大后,他也是把姥姥的女性穿着标准刻在了脑子里,一度认为:只要穿着上和姥姥不一样风格都是不正经的女人)
“老太太,您怎么来了,这大清早的......”惠英揉了揉眼睛,略显困意地说道。
“跟你说个事儿啊,文清今天我就抱走,我和你爸带他,不跟着你了......”,姥姥一边抚摸着文清回答道。
“啊,您带走养啊......” 惠英明显有一些失措,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怎么突然说了这话。
“你就踏实带着文奇吧,文清这孩子我跟你爸先带着,你下了班儿也时不时过来看看孩子,别长大了和你再生分了。”姥姥说着就用小被子裹住文清,抱了起来。
“诶呦,您和我爸那么大岁数,别到时候再累出个好歹,还得赖我......”,惠英嘴里边总是“嚼”不出好话来。
姥姥听到,用眼睛瞥了一眼惠英,“你就好好照顾好文奇吧,好好过日子,别瞎折腾”。说完,姥姥就开门准备离开了,一路上抱着文清,姥姥原本担心的心也算是放松了下来。
这时候,天也越来越亮了......经过楼下小卖部,姥姥赶紧买了一袋奶粉,就抱着文清上楼了。(“药师”一家一直都是住在医药总局分的家属楼里,当初考虑老伴儿日后上下楼不方便,刻意选择了一层住着)
“药师,药师,快点儿着开门,文清我给抱来了......”,姥姥这一路走着,明显有点气喘吁吁。
“药师”打开房门,一把赶紧接过文清抱着,跟老伴儿说,“诶呦小慧儿(姥姥的闺名有个慧字,所以药师一直叫姥姥“小慧儿”),赶紧歇歇,喝口水,这把你累的”。
姥姥喝了口水,急忙说道,“赶紧烧壶水,给文清冲杯奶,估摸着他也得快饿了,刚在楼下买了一袋奶粉,也不知道文清喝不喝”。
姥姥双手接过文清,就连忙让“药师”去烧水了......
姥姥观望了下四周,还是决定让文清现在卧室的大床上躺着,两边放上枕头,趁着文清这会儿还不会翻身,枕头贴着他倒也是安全的。姥姥用两个水杯互相倒来倒去,就为了水可以快点儿凉下来,好给文清冲奶喝。因为抱过来的匆忙,也没带的及拿文清用的一些奶瓶,只能先用碗把奶粉冲开后,用勺一点一点喂给文清。
“药师”见状,说了句:“诶哟,现在小孩子喝奶各家儿都得凭奶票去换呢,一个孩子就给一份儿,赶紧得跟惠英说,让她拿奶票兑点奶送过来。”
姥姥说:“我这喂文清呢,你抽空让小苏(文清的小舅妈)跟惠英说一声吧,这最近惠智(文清的小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从乡下回来呢......”。
“药师”回答说:“惠智之前写信说,参加高考呢,希望能有机会回来,但目前还没有信儿呢”
(1978年还出于上山下乡的时候,不少城市的孩子那会儿很多都在农村边疆区垦荒呢,当时的惠智就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儿子,年龄也是刚好满足上山下乡的,所以也是在第二批的时候就去了大东北黑龙江的一处农村,之前惠智写过信,说冬天非常的艰苦,自己在去的第一年舌苔活脱脱的被“冻掉了”,后来惠智回城后回忆说,可能就是因为舌苔的问题,让自己味觉一直都不太灵敏。)
姥姥耐心地一口一口的把文清喂饱了,还拍了“奶嗝”,这时候的文清喝完奶就闭眼睡着了,姥姥看着文清熟睡的样子,这才从卧室走到客厅坐下来。
从这一天开始,文清脱离了自己的母亲惠英的“魔爪”,在姥姥姥爷的住处安稳的住下来了......
1978年10月,东北黑龙江省的一处农村办事处发布了回城名额,惠智当时正在纠结要不要回城,于是和小苏发电报说了自己有点儿犹豫是否回城的想法。(当时,惠智有一个情投意合的农村女孩一直照顾他,让他动了情,但迫于小苏双方父母的威慑下,惠智还是选择了回城参加高考)
1978年年底,惠智(文清的小舅舅)顺利返城,在1979年7月惠智也去参加了高考,原本小苏也想一同参加高考,可是就在惠智回来的那一年有了身孕,家里面都觉得女人相夫教子,不要读那么多书了,小苏也告别了高考选择。
小舅舅忙碌着自己的大学生活,姥姥每天悉心照料着文清,很快就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