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制时代的传说中,“三皇五帝”的故事流传很广。具体是哪三皇、哪五帝,有着众多不同的版本。关于“三皇”,有人说是天皇、地皇、人皇,有人说是燧人、伏羲、神农,还有人说是伏羲、女娲、神农。关于五帝也有不同的说法。
经过后世学者研究考证,所谓“三皇五帝”是对当时所有部落联盟首领的概括性统称,并非确指某个人,他们也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皇”或“帝王”,而是指原始社会中期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三皇五帝的传说,几千年来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里,后人把它们当作贤君圣主的楷模历代传颂。
这些传说中的创世伟人及其所做出的贡献,见下表:
说明:表中的三皇列出五位,从中取出三位就成为三皇的各种版本。五帝的说法取自 《史记-五帝本纪》。
注:五帝世系图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人们在这些伟人的带领下,不断解决和改善着生活中遇到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因而能发展壮大。但由于文字出现较晚以及记载的匮乏,它们的故事经只能由后世人口口相传,逐渐成为美丽的古老传说。
然而传说中的故事也并不总是美好的,部落间也并不总是和平的,为了争夺资源和生存空间,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
炎帝和黄帝曾经进行过阪泉大战,结果炎帝战败,其部落并入黄帝部落。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另一个大部落首领),兼并了蚩尤的部落。后来炎帝、黄帝部落再整合周边众多小部落结成联盟,不断繁衍发展,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核心形成华夏民族的主体部分,东西南北围绕分布着的更多的民族和部落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华夏民族的早期融合,既有地缘整合的特点,还有血缘结合的特点。后世中国人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有一定依据的道理的。从上面的五帝世系图,就可以看出,以血缘为纽带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当时的所有氏族部落都是如此。早期的中华民族的各分支就是从氏族到部落,从部落到联盟,再从联盟到国家,以血缘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关系越来越大,逐步走向统一。这也正是夏商周三代及以后的朝代能逐步形成统一的多民族联盟和国家的底层原因。
同时,也因为血缘,后世中国人都形成并继承了崇拜祖先的传统,这种传统进一步维护着各级社会组织的长期稳定。古代中国人逢年过节,都要进宗庙或祠堂祭拜祖先就是一种表现形式。
秦汉大一统的帝国建立之后又经过历朝历代,中华大地上各民族进一步发生文化融合,关于远古时期三皇五帝的传说逐步定型,并记载到众多的古籍当中。这些古书有《尚书大传》、《竹书记年》、《春秋运斗枢》、《风俗通义》、《庄子》、《纲鉴易知录》、《吕氏春秋》、《淮南子》、《大戴礼记》、《史记》、《资治通鉴外纪》等;今天我们只要翻书就可以看到这些传说,虽然它们的说法不尽相同。
更多历史文章,将陆续更新,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