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阳光,根植大地。我们的孩子乃至父母,内心都有一颗寻找阳光的种子,都向着明亮的那方,那就是理想价值和信仰;同时,我们必须根植地土,我们才能健康完整地成长。
我们中国人自己创作的经典儿童图画书不但在艺术表现上永远独特的魅力,而且润物细无声地告诉今天的爸爸妈妈如何发展出美好的亲子关系,告诉我们如何给予孩子爱与自由,如何在家庭中建立规则和平等。
走进中国童书经典,学习书中的育儿智慧。
今天分享的妈妈课堂还是是由资深阅读推广人游妈主讲的《还在为给宝宝编故事烦恼 --游妈教你秒变故事大王》,哪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孩子啊,可是自己编故事给孩子听,有些爸爸妈妈头一定变大!因为不是拼智商的时候了,原因更多的是不知道怎么讲啊!怕词穷啊!用词不当啊!脑子短路啊!冷场啊!孩子不喜欢啊......如果这个时候妈妈们犯难了就来听听游妈的课堂吧,游妈觉得每个家长都有变“故事大王”的潜力,就是你或者还缺点经验?缺点实践?最重要的是缺点勇气?在孩子面前要记得你就是孩子的“故事机”,你是为了满足孩子听故事而来的,你想想在孩子听完你讲故事露出满足的眼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所以接下来听听游妈给妈妈分享怎样以孩子感兴趣的角度去编故事的几个方面:1.孩子要求我们编的故事有哪些类型? 2.不同类型故事有什么不同编纂方法? 3.如何通过编故事打造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游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了许多与自己孩子之间的故事交流..(字数超了 )
听完课程,发现妈妈这门职业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脑力。给孩子编故事,首先妈妈得有丰富的词汇量,脑子里也得有一些数量的儿童故事,还得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能力,再加上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妈妈,应该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了吧。不过为了孩子,为了教育好孩子,和孩子同成长,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ω・。)ノ
人类学习语言的顺序:听、说、读、写
2岁以前的孩子,多跟孩子讲话,偶尔用绘本,让孩子习惯书的存在,教孩子讲话,多重复,不要用童言童语
2-5岁,不要念跟读绘本,要用图讲绘本,先了解图,再用文字来解开图,用白话讲,孩子听得更专注;孩子会想用图把故事再看一遍,孩子的吸收度更高
5-6岁,可以继续用图讲故事,教孩子认字。让孩子对文字产生兴趣。讲故事过程中,教孩子认字,鼓励孩子认字,假装很有耐心,来应对孩子的提问,不要每个字都念给他,孩子只要对文字感兴趣,就会大量认字,就可以进入自主阅读
7岁以上,要介绍书给孩子看,父母要提前了解,但不要讲完,讲到精彩之处,不讲了,调孩子胃口,让孩子自己看,孩子会主动跟家长聊天
常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看一部电影,亲子关系很好,有共同话题
跟孩子讲故事就像讲话一样,语言跟文字是不同的表达方式,要跟孩子讲故事,而不是读故事
喜欢听故事的孩子才会爱上阅读
要让孩子重复一本书多次后对别的书感兴趣,就要让两本书有关系
得奖的绘本不一定跟孩子很亲近,不要给孩子挑书
故事会让家长更了解孩子,让孩子更了解自己
英文绘本以环境为主。
一本《天鹅》带你穿越时空
❤亲子共读理念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音乐,运动,人际,内省,自然等)
要了解孩子的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
发展孩子强势智能的方法——阅读绘本
把握孩子的黄金阅读期(0-3岁 基础期 3-6岁 学习期 6-9岁阅读能力养成期)
阅读量
每个孩子不同
在独立阅读之前的平均量 1000本/年(3本/天)
每天3本(最喜欢的书,读过的书,新书)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产生兴趣 每天陪孩子看书
选什么样的书
适龄适兴
多元阅读
名人传记(不可缺少)
以《天鹅》为例讲如何亲子共读
朗读非常重要 可以让孩子进去情境
可以让孩子有美的感觉
大人是绘本的演奏家
念给孩子听,可以把节奏和优美传递给孩子
读名人传记,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梦想,坚持梦想,最终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