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能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对他人通常表现出不信任、傲慢甚至敌视和仇视的态度,更容易出现逃避、退缩或攻击性行为,比较难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沐沐从出生一直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轮照看,每隔半个月换一次班。沐沐的爷爷奶奶很宠他。沐沐的外公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定的原则,但是外婆经常当着沐沐的面说外公的方法不对。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教育方式不同,谁也不听谁的,几位老人因此积怨很深。
沐沐从2岁起变得越来越不开朗,总是沉默着不理人。3岁时,沐沐进了幼儿园,性格变得更加内向了。他总是时时刻刻地抱着自己的书包,并且不时地拉书包的拉链。老师想要给出了很多汗的沐沐换衣服,他不肯,还大哭着抓住衣服不放。晚上回到家,沐沐从不跟爸爸妈妈讲幼儿园的事,只是在半夜里大哭。这种情况持续了半个月,沐沐越来越恐惧上幼儿园,每天早上起来都要歇斯底里地哭着说不去。
沐沐的妈妈跟老师沟通过了,甚至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但都没能改变他的焦虑和恐惧。无论是带他出去玩还是让他和小朋友做游戏,他都很难开心起来,经常是一边玩一边发呆。晚上,他也不肯和妈妈一起睡,说妈妈会打他,但妈妈从来没有打过他。即使白天妈妈和他相处得很开心,睡觉前也讲故事给他听,但一提要关灯睡觉,他就要找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妈妈很伤心,但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沐沐的行为是严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排斥别人,不信任他人(包括他的父母),认为别人都对他有潜在的威胁,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压抑。究其原因,父母陪伴太少、孩子幼年时期频繁换人照顾、受到过度保护和溺爱、成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大人当着孩子的面起争执等,都是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其中,缺乏父母的陪伴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最主要原因。
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有些妈妈嫌照顾孩子麻烦,就将孩子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来照顾。殊不知 ,这种做法弊多利少:
老人通常对孩子宠爱有加,言听计从,这种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
老人通常把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下来,连穿衣服、系鞋带之类的小事都不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这容易助长孩子的依赖性,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意识的培养;
一部分老人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相对陈旧,教育观念往往与时代要求脱节,比如制止孩子拆卸玩具、阻止孩子玩水以免弄湿衣服等,不利于孩子好奇心和创造力等能力的培养;
老人通常喜静不喜动,更喜欢“乖”孩子、“听话”的孩子,并以此来要求孩子,容易让孩子变得内向、不爱活动;老人用方言土语等与孩子交流会给孩子学习语音造成不利影响。
相对而言,年轻妈妈照顾孩子有很多优势:
妈妈思想开发,知识面广,可以通过书刊、网络等渠道弥补自身育儿经验的不足,对长辈的育儿方法加以取舍和改进;
妈妈接受和理解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孩子在妈妈的引导下能够接触到许多在老人身边接触不到的东西,有利于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
妈妈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可以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妈妈实在很忙,在一定时间内请老人扶余孩子也未尝不可,但一定不要做抚养孩子的局外人,在分别的日子里要定期去看孩子,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时刻关心他,尽量减少孩子的失落感。
总之,孩子不是可以随时寄放、随时取回的物品,他们有思想、有感情,在成长中的每一种境遇都会在他们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妈妈要保证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和相处质量,把和孩子相处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来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