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的心情烦闷让自己不断的寻找解救自我的治愈书籍,偶然间遇见了《断舍离》。初见网评,深觉这是一本毒鸡汤类书籍,很是不屑。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随手翻了翻,才发现书中的种种例子针针见血的扎进内心,不由得进一步深读下去。开玩笑的跟桑桑说,两年来,我好像头一次抱着书本像初高中那会儿读课外书一样一头扎进去读到忘我。
《断舍离》让我再一次审视了自己的内心,长时间的低迷,我似乎早已丢失了自己,却一直以来从未发觉,老天爷!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呐!正如杂货间里五年前收起来的那双宝贝得不得了的阿迪达斯鞋子一般,早已沾了灰,我却早已把它遗忘。诚然,迷失自我,丢弃自我,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它像蛀虫一般侵蚀你的内心,你却浑然不知。
看了前面我的一堆废话搬和主题没多大关系的文字,,你一定会问我:能不能切入正题?到底何为断舍离?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好的,客官请往下看:
简而言之,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间,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即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因此,要采取的行动是: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在我理解来,就是断绝自己内心并不乐意的人事)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舍弃内心污浊不开心的烂事儿)
然而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达到这样的状态: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
当然,这与简单的扫除和收拾并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也是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关注自我,于当下的我而言,我脱离自我太久,与其坐着愁闷,何不尝试一番看看是否如书中所言的“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那么神奇。于是下定居心在今天对自己的房间进行了一番断!舍!离!
根据断舍离的实际行动,第一个步骤就是“把用不着的东西扔出家门,彻底切断和它们与自己的关系”
第一个步骤就让我头疼不已!把抽屉里,橱柜里,所有的东西掏出来,摆在地上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看到上面的图片,别惊讶!我绝对能理解你脱口而出的那句:天呐!但,你并没有看错,这就是这一个多月来我所处的空间内所有的东西!不断的买入,却从没扔出任何东西,就如处在水池中鱼儿,各种物品不断的涌进来,却只进不出,久而久之,水池里早已浑浊不堪、满是淤泥了!而现在的我,就如鲶鱼一样,活在这个满是淤泥的环境里动弹不得。像山下英子所说的:“要是环境适宜的话,我们原本是能像居住于清水当中的香鱼一般来去自如,可如今却因为四处都满了淤泥而无处动弹。近两个月来,我都毫无察觉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着,想想也并非不能理解,静止不动,淤泥就会一点一点往下沉淀,不管有多少淤泥,最上层的水都一定是清澈的。就像我所处的房间,我什么都不动,也总有一条路让我进出自如,哪怕是那么的拥堵不堪。
开始收拾的前部分还算轻松,把所有过期的物品扔掉,这无须任何思考,所以进展很快,可尽管如此,筛选出这些过期的物品也才真正让我进行了自我察觉:时间原来已经过去那么久远,曾经认为如此重要的东西也早已过了期,面临被丢弃的下场。所谓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或许说的就是内心哪怕有再多无法释怀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过期,继而被狠狠的淡忘。这个过程中我翻出来无数多过期的面膜,药品,零食,甚至是湿纸巾!才发觉这么久了,自己的屋子里竟然堆满了早已变成垃圾的宝贝,不由得傻笑起来。但内心也在滴血,一边骂着自己两三年前怎么会买那么多东西来收起来收到自己都遗忘了!
满地的面膜就这样活生生的一股脑儿扔进的垃圾桶!当你看到这个,是否很想来一句:土豪,我们做个朋友!然而我只想优雅的骂个脏话!不知道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家里藏着一堆隐形的垃圾,还在精心的保养着它们!
淘汰完所有过期的物品,接下来面临的抉择是:“这件东西与我的关系还存不存在,只考虑当下,不考虑过去是否有意义,也不考虑未来是否用得到”
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个世纪大难题!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收藏各种袋子,各种旧东西,总想着未来有一天,可能可以派得上用场!可能你也如此!于是我开始和内心的自己拉扯,丢还是不丢?一次次将打包好的目前用不着的旧物品抱到垃圾堆,在扔下的一刻又反悔的抱回来!——要不还是别扔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用到呢!纠结到忍无可忍,我不由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这些东西你收起来有两三年了吧?你真的用过它们吗?还是只是内心的执念,舍不得丢弃?当发现内心的答案是:从未用过!随后,我毫不犹豫的抱起所有旧物扔进垃圾桶!来来回回的纠结与挣扎,让我不知不觉的审视了自己的内心,对于自己所执着的东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一直以来,我舍不得放下的到底是什么?不甘心的执念又或者真的如此重要的宝贝?仿佛一种由外而内的对话,是我从未有过的,和内心的自己沟通,让我有了从未有过的舒坦。
看着不需要的东西,不适合的东西,不舒服的东西一样一样被扔出去,屋里的空间慢慢变的清晰明朗起来,剩下的都是些舒服的,需要的,合适的东西,接下来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剩下的物品大致往哪里去以及自己与物品的关系。说到底,物品要是不用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有三种关系来让我判断接下来剩下的这些物品的摆放: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举个浅显的例子,矿泉水,装在水瓶里的时候,我们觉得它好喝,但要是装到夜壶里呢?从物质的本身来说,它还是它,没有任何变化,但你绝对不会想喝它!所以最后一步剩下的工作就是: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让物品自然而然的回归到它应该在的地方,回归到需要它的地方。道理很简单,可是刚好开始摆放我却迷茫了,到底什么叫做回归到需要它的地方?我才发现,我的内心已经连自己需要的东西应该在哪里都没有了清晰的概念了,我有多久都把心思放在外物上,而连自己的需求都看不清了。于是我开始看着自己眼下的物品一样一样的询问:“你想待在哪里?一直待在那吗?还是偶尔?”看到这里,极有可能你会觉得我是个精神病换着,居然会和物品对话!?没错,这是整个整理过程花费我最长时间的一个步骤,通过不断的自问自答,我似乎在和自己对话而非物品,从第一样东西开始的迷茫,到渐渐明晰自己内心的需求,这是一个不可言喻的过程。每一样东西似乎代表了我内心的一种渴求,每一次的对话都让我急躁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温和缓慢,我的心像屋内的物品一样,慢慢的污浊被减少,感受到了丢失已久的“自在感”!
“舍”前与“舍”后,我的房间从杂乱无章的“住所”变成了简约舒适的“自在空间”。这只是第一次尝试断舍离,我不敢百分百保证自己能轻松地做到断和舍,但让我惊喜的是,我已经开始可以看到自己了!这样的自我察觉让我喜悦不已!我意识到:这么久以来,我是否连“让自己混乱的东西”都背上身了?多,就一定代表好了吗?一直以来,生活的物欲横生让我们贪婪的不经思考的添置了很多用不着的东西,越来越多物欲导致了内心随之而来的浮躁和欲望,当物品越来越多,人的内心就随之对物的关注越来越频繁,举个例子,就像你开始淘宝,你就会丧失理智的越买越多,没事就想逛个淘宝,看到喜欢的就想买,到头来常常会发现,买来的东西就没几样用得着的,而你的购买欲却还在无止尽的蔓延!因为你眼里只剩下物,而精神早已如吸大麻一样被物欲所控制。而在避免囤积物品的同时,人对物质的欲望也就淡薄了,反过来,精神世界异常丰富起来!就如现在熬着夜写下这些文字的我,注意力只在于要抓紧记录下当下内心如此的变化。(偷笑出声的自恋!)第一次的尝试,让我发现了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的重要性。
一整天的整理与思考,我渐渐的体会到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只要有所行动,心灵就会跟上脚步。
当然,要完全做到100分的断舍离,一次是完全不够的,这只是入门,头一回物品的丢弃程度一定是非常之高的,但如果你能做到重复的断舍离,让身边的物品保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即留下适度的量,又确保留下的都是精挑细选过的,那么就会讲物品的丢弃程度降到最低,你所感受到的舒适感,自在感也会愈发强烈!换句话说,就是重复的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
简约不代表简单,通过精挑细选的过滤,简约将变成精致;人生的混沌需要整理,简约的内心会让人生变得明朗而舒适!
记第一次尝试先到这里,妙不可言的feel哦!晚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