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沧浪亭的走读很有挫败感,整场走读时间分配不合理,以致后来几个点没时间讲了。各个点上的内容没有突出重点,漏掉了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内容。
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好好准备。
之前一直在准备网师园的走读,自己也要看很多材料,要背很多诗词,还要指导学友的解读,每天还要写一个头条作业,虽然暂停了书院的打卡,每天只写自己的一个走读体会,还是很忙,时间真的不够用。
周五不仅有下午的走读,上午还去领鲍晓老师的《苏州名园掇粹》并分发,很多学友都很体谅我的忙碌,纷纷帮忙,省了我许多时间。但也有个别学友,明明群里都通知过的事项,她一定要私聊我,没有及时回答,就连续打电话,说几分钟只为了关照我5号讲座时把书带给她。
我真的很不耐烦,拜托,我手里399本书,周五发掉150本,余下的近250本书都将在5号发,群里早就说过,大家都明白的事,为什么你还要浪费我几分钟时间?全群500人,订书的有200人,每人打我一个电话,我还要不要学习做事了?她说她要练习跳舞,没时间看群消息,我真的想破口大骂脏话了!你没时间,我就有时间吗?
幸亏大多数学友都是拎得清的,都在全力帮我,更不会添我一丁点麻烦。
今天下午去艺圃带小朋友走读,闫茹组织的团队,虽然我因为出门时的拖拉而差点迟到,气喘吁吁踩着点赶到,一开口,我的心就静下来,按着我原先的设想,按部就班地进行着,非常顺利,孩子们很投入,家长们也很专心。
今天路线做了少许调整,从花廊进入砖雕门楼,到世纶堂、东莱草堂、门楼、馎饦斋,折向南,暘谷书堂、爱莲窝,再往南到乳鱼亭、乳鱼桥,这是按既定路线走的,接下来,我没有回身到博雅堂,而是让孩子们直接爬山去。
在朝爽亭稍作停留,便进入浴鸥小院。以前我一直讲不好这里,这次特别动了动脑筋,先讲高墙和计成的白墙为纸石为绘,再讲湖石小桥,再讲芹庐,走过三个书房,在香草居停下,我问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读书的?然后,我就卖弄起刚刚学会的苏州话《百家姓》吟诵,非常出彩。
我甚至在响月廊还继续吟诵了一首叶嘉莹先生吟诵调,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很爽。
走读在博雅堂前结束,时间刚刚好,家长和孩子们意犹未尽,继续聊了一会儿,我也从家长那里收获很多。一位家长教我怎样辨别石头的年代,要一看、二摸、三闻,有点道理。
看来还是要有备而战,搏兔也用全力,这话一定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