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坪记》赏析(一) | 吾班书屋
镜头的自然穿插与衔接
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成熟作者的一项基本功。它能让作者因为要厚实叙述而在交错处理一些复杂内容时游刃有余。
举例来说,《蜗牛》一节写“我”曾经是多么认真地观察过蜗牛时,“早饭一吃完我就去了,有时候蹲得乏了,我就进菜园子里头去拔凉薯”——除了拔凉薯,甚至中间还很自然地延展到了大路坪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而集中笔墨叙述拔了半天凉暑后,“我不知道花了多久时间,当我拿着这个凉薯再回去看蜗牛时,它已经快到菜园门口了”,又绕回来了。
除此之外,有关打煤饼以及房东婆婆的叙述,都采用了类似的写法。
《大路坪记》赏析(二)
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
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文字,我近乎庸俗的留言,这是你写的东西吗。
我的意思是说,除了文字本身的让人惊讶,它牵扯到的许多东西告知我,“央央”在我们所熟悉的世界长大,同时还在另一个世界长大。——我甚至完全不知道,她曾经是这样地在我们所不知道的时空里独自爬着阶梯,一级一级地长高的:“我把双脚间歇往后蹬,用双手交替地向上攀爬。我的后腿有力,前臂灵活,我在这单一的动作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状的力量和踏实,似乎那一瞬间返回到了生命最本真的状态。我变做了王二家的大黑狗,化身成了外婆家的瘦花猫,我学着它们低吼,沿着楼道越爬越敏捷,衣服和双手越来越脏乱,心里头却越来越放松、满足。”——这个世界是她的,父母再长的手脚也触碰不到。它是孤独的,包括在这个孤独的世界里创作的文学。文学是孤独的,因而是大众的。这是句俗语,却是最接近文学本质的理论。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论我们面对与背对这个世界的时候。
孤独从本质上区别出孤僻之后构架出文学的孤独之美,如瓦尔登湖清澈明净,它欢迎细心的读者,从《大路坪记》中读出这种孤独与美。
《大路坪记》赏析(三)
两个世界的对接——关于可爱
或者说,两种可爱的对接。“她拿湿帕子轻轻地擦拭我的小手。我却总是不安分地睁圆了双眼骨碌碌地转悠”,这样可爱的小孩子看到的世界,几乎没有理由不可爱,哪怕对方只是一个牛蹄印:“牛的蹄印子是最容易识别的,椭圆的上头被规则地剪去了一块,像只胖田鼠铆足了劲用双手比了一个剪刀手”。甚至是一些羊屎:“羊屎是我见过的唯独可以称得上近乎可爱的排泄物了,圆圆的,黑不溜秋的,像极了山上一种叫龙葵的野果子”。而打完煤饼,晒场摆满煤球后,“如果你再仔细些去翻看这些煤饼,你会发现末尾一定有一个残缺的,像被贪吃的老鼠啃掉了大半”。
可爱让人保持灵性并使他所创造的东西譬如句子沾满灵性。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可爱必须要被成熟所取代。可爱与孤独可以和谐地表现出美。不可调和的、相对立的一面是,孤僻并不可爱。
两个世界中,人近来越发以为自己掌握了为所欲为的权力。这并不是坏事。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神是不这样说的。但是人要可爱起来,那么,世界便可爱起来。
《大路坪记》赏析(四)
远离小女子文字
并非所有的女性作者都习惯于在廉价抒情的文字中吚吚呀呀。即使只放在中国文学的坐标中考察,往远了看,可见李清照;往近了看,有萧红、林海音。
因为这样的原因,我才敢说,雅南嘉卉的《大路坪记》中充实与灵性的朴真文字,让我惊讶:
“牛的蹄印子是最容易识别的,椭圆的上头被规则地剪去了一块,像只胖田鼠铆足了劲用双手比了一个剪刀手。”
“板栗树的叶子黄了,被秋风一片接一片地从树梢上揭下来。我不喜欢板栗叶,很大,也很粗糙,不过我总盼望着秋风能多吹落几个板栗下来。”
“作为补偿,我找到了菜园子中最肥沃的那棵青菜,然后把这位受惊的朋友放在菜心里,拍拍它的小房子,背着双手,心满意足地回家找零食吃。”
“黑暗里也肯定会有几双眼睛盯着我看,我一靠近,它们就停止了。我坚信这一点,不然,我那阵子一直盯着的那个红薯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凭空消失了呢?”
“他在对面认真地折篾条,我就坐在竹子堆上面挂下两条腿,晃来晃去。我和姨夫之间的默契就是相互保持沉默,他不动声色地做事,我不动声色地看他做事。”
“他用后槽牙咬住一支纸卷的旱烟,双手灵活地穿插在篾条上,嘴巴却一刻没闲着。他不断参与到大家的闲谈中来,烟卷在双唇间一上一下地颤动,烟灰落满了纸房子上的劣质纸。蔑活扎完了,姨父的旱烟还没吸完。”
“女主人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婆婆,胖胖的格外慈祥。她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也不看电视,也不做其他的事情。她总是安静地坐着,就像我独自坐在操场边的围墙上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