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比赛急需规范参赛者身体状况资格审查

        随着生活观念和方式的改变,跑步已逐渐成为都市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到日常活动当中。马拉松比赛以其超长的距离(42.195公里),对跑者提出了足够强度的挑战,使越来越多的跑者热衷于这种艰苦的自我实现。据中国田协公布的数据,截止2016年6月15日,本年全国共举办213场马拉松比赛,其中获得赛道认证的赛事83场,参赛人数较上一年呈几何倍增长。

        因为比赛的高强度,每年的比赛中都有人受伤甚至死亡,仅2015年猝死的人数就达到5人,受伤者不计其数,说好的锻炼身体变成了相爱相伤,法律纠纷也层出不穷。那么,赛事组织者应该如何规范组织程序,保护参赛者权益和自身权益,从而规避不确定的法律风险。

        目前,国内组织的马拉松比赛主办方都会在各自发布的“选手报名表”中要求报名者签署身体健康符合报名条件的声明。针对这一格式条款,参赛选手无权拒绝,否则无法报名,因此,凡事想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都会选择对这一条款进行默认,无论自身健康能否承担马拉松这一超强度运动,赛事主办方也将这一经过选手确认的身体健康承诺当作了日后发生纠纷时的挡箭牌。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遇上一个不懂法又善良的人,也许会通过报名费中的保险来解决经济纠纷,但如果遇上一个蛮不讲理的人,除了用购买的保险进行赔偿外,还会出现赛事主办方为了息事宁人而花钱了事的情况。如果遇上一个懂法的人结果将会怎样?

        来想一个道理,参加比赛出现损害结果与参加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必然联系吗?答案必然是有,那么参赛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要不要作为参赛重要条件被加以证实?答案必然是要,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赛事主办方没有对参赛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认真加以核实,是否要承担责任?答案必然是要。因为主办方没有认真核实参赛者是否进行体检、是否达到参赛标准,这是对参赛者出现受伤,特别是猝死情况持有的一种放任态度,是主观上的过错,要承担责任。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马拉松主办方没有规定需要某一级别医院的体检材料作为参赛佐证材料,就会出现受伤参赛者或猝死参赛者家属以赛事组织存在法律漏洞而起诉的情况。

        作为一次合格的马拉松比赛,不仅应将比赛作为城市宣传的名片,也应该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和执行,让赛事在合乎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平稳进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日,在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一位选手在通过终点后倒地猝死。后来发现,这位选手并未报名,而是佩戴别人的号码布参加比...
    杭嵘阅读 3,114评论 0 0
  • 【读经】 诗篇134-135 【金句】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耶和华本为善;要歌颂他的名,因为这是美好的。(诗篇 13...
    chanor阅读 949评论 0 0
  • 写完跟腿脚有关的日语单词后,今天画手.一只胳膊一双手你会想到哪些日语单词?继续一起用思维导图发散想想! 中心图画了...
    诗一闲修阅读 9,281评论 7 18
  • 看了《被嫌弃的松子一生》我在床上大哭,压抑的哭了好久,爸妈在客厅,我怕惊动他们,此时不需要关心,只想好好哭一场。 ...
    陈小琼阅读 2,669评论 0 0
  • 4月4日晨读感悟 1、最近在一个乔布斯的采访视频,给我的感觉是对于新观念接受很快,对生活充满好奇心,执行力很强,确...
    时光的小偷阅读 4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