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90天
原文阅读: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讲解:
孔子说:用麻料做成礼帽,这样符合古礼,现在用黑丝来做,这样节俭了,我也和大家一样。面君时在庭堂之下就行礼,这样符合古礼,今天是在堂上行礼,这是越礼了。虽然这样和大家做法不同,我还是在堂下行礼。
启发思考:
“麻冕”是祭祀时戴的帽子,中间用木棍做架子,外面用麻布,上黑下红。,依照周礼,麻布要织得非常细密,要两千四百缕经线,非常费工。周礼这样制定,因为祭祀是仪式,而绩麻织布做帽子的劳动过程,本身也是仪式。
到了孔子的年代,大家嫌做麻冕太麻烦,也太费工费事费钱,都改成“纯”,就是丝绸了。孔子说,用麻冕是礼仪规矩,现在大家用黑色丝绸,这样简单节省,我也不坚持,就跟大家一样吧!
“拜下,礼也”,这是讲见君王之礼。按周礼,是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在堂上再磕头。到了春秋时代呢,很多人为了自己舒泰,把堂下那次跪拜省了,直接到堂上磕头。孔子说,这一点他就不能从众了,因为只在堂上跪拜对人君礼数不够,显得倨傲了。尽管其他人都只在堂上拜,夫子却坚持己见,堂下堂上拜两次。
为什么麻冕的事可以妥协,行礼的事就不妥协呢?因为孔子关注的是礼仪的本质。“麻冕”和“拜下”,一个是用服饰仪式,一个是用行为仪式,但核心都是表达对礼仪的尊重和遵从,。
随着时代变迁和物质情况的变化,承载礼仪的物质形式和行为表现都可能有所改变。可礼仪的本质却不能丧失,有的该省的可省,有些不该省的就不能省。因为仪式本身就是精神,仪式本身就是态度。
前面讲过类似的事,鲁国告朔之礼,要宰杀一只羊祭祀。子贡嫌这老礼麻烦,想把那只羊省了。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你心疼的是那只羊,我珍惜的是那礼仪。
也有人认为,孔子接受麻冕从简,是因为麻冕得靠别人做,太麻烦没人愿意做了,时间长了或许都没人会做了,孔子一个人坚持不了。而行礼之事不靠别人,自己坚持就行,所以,孔子对两件事的态度不同。
不过,个人认为,对于执礼的实际变化,孔子显然不是一个形式主义者。帽子用麻织还是用丝织,这是小礼,是次要的,可以有所变革;拜君之礼是大礼,是主要的,根本的,不可随意损益。
孔子关注的是礼的本质,是恭敬,到底是在堂上还是堂下行礼,这在孔子看来涉及内心的真诚,所以即便和大家做法不同,他也仍然坚持按照高规格行礼。
可见,行礼到底从奢还是从俭,就高还是就低,孔子是在物质上从低标准,仪式上从高标准,他始终抓住诚意作为权变的标准。这也反映了孔子对待礼的一贯立场和态度。
经历了2500多年,我们回看礼仪的作用和发展。顾颉刚认为,“一切生活的仪式都属于礼的范围”。从仪式学的角度看到,正是通过各种礼乐仪式,儒家思想得以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并造就了中国社会独有的文化模式。
而且,礼本身又是内心和形式的结合,牟宗三认为,“人能客观化是靠由心所发出的形式——‘礼’”。“礼”是一种形式,“从行礼的场所、器物的陈设、礼器的数量,到行礼的全部过程,行礼时的着装和服饰、致辞与言语,直至各种人站立、致礼时的位置,以及行礼的顺序和不同的方式等,每一种礼的仪各不相同,因而便有了形式多样的礼仪制度”。
本篇中,孔子的观念和行为所体现的对礼的本质精神的认同和坚持,对礼的形式变化的接受和反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礼仪制度的现状和变迁,也有利于我们反观自己对礼仪遵从或变革的观念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