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生苦不苦
终日忙碌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
绫罗绸缎买几件,回头看看房屋低。
高楼大厦盖几座,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下娇妻并美妾,恨无田地少根基。
置得良田千万顷,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已备,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不愿做,想要朝中挂紫衣。
五品六品他嫌小,三品四品还嫌低。
当朝一品为宰相,还想面南去登基。
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
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种善根费心机。
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西。
《十不足》[明]朱载育
这首《十不足》道尽了人生之苦,无论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苦不堪言。
二、 为什么会苦
让人们痛苦的是“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满足以后依然痛苦,是因为“贪欲”永无止尽。
这还只是自我的小苦。更苦的是为达“欲望”,不择手段、作恶多端后,所遭遇的“果报”。正是这种因果的自然规律,将人们拖进了无尽的痛苦之中,难以自拔。
三、 如何离苦得乐
我们听说过有谁因为做了一件坏事,而欣喜若狂的吗?我们看到过有谁因为做了一件大好事而痛苦要死的吗?所以只有行善,才能让人在本质上获得“快乐”。
佛说“离苦得乐”的方法时,没有说“离欲得乐”,注意,这里很严重。不是要切断欲望,如果没有欲望,那是木头。“贪欲”与“苦”之间不是简单的联系,比如“慈善”、“慈悲”也是一种“欲望”,佛祖发心“普度众生”也是一种“欲望”。所以“离苦”的方法绝不是“灭欲”。
佛说:“离苦”的方法是“诸恶莫作”;“得乐”的方法是“众善奉行”;而且不是收要过给别人看,而是“自净其意”,时刻带着觉察去做。顺应“姻缘果报”去追求快乐,便是“带鞭骑驴不伤他人田”。
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我们看孟子也没说不能有欲望,但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在于“欲”的时候,我们自己要知道。知道什么呢,知道我们“可以欲”,也“可以不欲”,这就是善,此时就“离苦”了。你不信吧?因为你没做到,“有诸己之谓信”;如果时时刻刻做到,打成一片,就“充实之谓美”,此时就“得乐”了;你美了,还能照耀影响到别人也美,就是“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是规律,是道,不是你的我的,是大家的。更高的境界,因为没到,所以不信,也不必谈。不过也正因为此,人生大有希望,把欲望放在这个上面,大可去追求。
所以,要怎么活才能离苦得乐,对我们人生的七情六欲,要带着觉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